你我都知道的回力,還回得來嗎?
我其實很喜歡飛躍(Feiyue),我對著飛躍也有著情意結,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一個「國民品牌」,也嘗試買過幾雙來穿。然後曾經也在 2010 年接觸過「不知道是不是正規地」拿到回力版權的法國品牌飛躍,也配合他們賣了幾年他們的商品,得到了不錯的成績,陸陸續續地也從法國人口中聽到了和中國飛躍合作之間很多有趣可是又沒被證實的故事,只可惜後來的他們自己的飛躍經驗不善,又變回了小型公司。
飛躍讓我聯想起回力,是因為在去年的 11月11日,在上海首屆 「中國紅「 中華老字號文化節上,雙錢輪胎集團與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 「飛躍「 品牌轉讓協議,由回力鞋業負責實施 「飛躍「 品牌的全面運作。兩個國土品牌已經成為了同一個公司。然而回力會再度挑起我的注意,是大家都看過的回力借鑒 Off-White 的鞋款。賣著 999 元的鞋款。回力那麼做的商業動作很明顯,就是要蹬著熱度來讓回力鞋款重回中國人的視野,希望在球鞋變成大眾潮流的時候,也別忘了回力這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
我嘗試著去網路找尋關於上海回力鞋業的新聞,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財經還是新品新聞稿,能夠搜索到的消息寥寥無幾,最讓我深刻印象的是,2016 年在雙十一突破 6000W 的大關,然後再 2017 年突破 1 億大關,上海回力鞋業的全年銷售額其實不小,在 2016 年有著 50 億的銷售額,2017 上半年就達到了高峰的 36 億,想想看這雙基本款只是售價 79 塊的鞋款,這一個銷售量可以說真的挺誇張。可惜地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我只能主觀性質地用我自己的方式解讀「上海回力鞋業」,希望中國回力的人看到了我的文章,可以和我說著更詳細的情況。
我覺得,現在的上海回力鞋業,就算有了飛躍,卻是在苦苦掙扎著,在賺錢與不賺錢之間遊走。銷售額重要嗎?重要。營銷策劃重要嗎?也重要。
讓我有如此的感覺的情況是,訴說著 2017 上半年 36 億銷售額的文章停留在那裡,沒有任何後續的財經報道,今年雙十一也沒有什麼大炒作的情況發生,我的直覺是,公司內部應該有著銷售業績壓力,而對此有著內部調整,導致調整後有著一段其實挺長的「空白期」。沒有對著任何媒體發放自己的新聞,甚至對著自己的公眾號都處在不理不睬的尷尬狀況。這情況很簡單說明了,就是沒人做,或者沒人要做,甚至沒人肯做。銷售額和營銷策劃這兩樣東西是互相依賴的,中國回力的這一段空白期讓我覺得他們可以放緩了最重要的產品營銷,直接地說明了,自身內部…有問題。
感慨地是,我也覺得中國回力裡面其實也有著一群想要為著中國,為著回力這個品牌做點事的熱血年輕人,對著回力的狀況有一點點地無奈,一直想要試著做一些事情,就是這一股熱忱,所以才有了 Off-White 借鑒的鞋款,百事可樂的合作,也有了讓我覺得根本沒有借鑒其他老爹鞋的「歸零」,這些回力商品的思路非常清晰和正確,就是要把「中國回力」再度炒熱起來,我對著這些舉動先不評論好還是不好,至少對著產品線的摸索還是正確的。可是到最後,卻沒有把這些東西變成利益最大化,讓回力的大眾鞋款賣得更好,我真的覺得是回力自己內部的問題。
在這裡我確實要對著中國回力內部的設計師說一說話,他們在努力做著「其實很可以」的鞋子,比如說讓我感興趣的「歸零」,鞋子質量在,舒適度也在,可是說是一雙又便宜又潮的鞋子,就是因為營銷配合的不到位而導致好商品沒有廣大的知名度,這鍋品牌方設計師真不應該背。要知道人才永遠都可隨處去,如果一直都是這種狀況,難以想像設計師背後的辛酸,也感慨如果再錯過了這一波的設計師們,回力還能再有什麼突破?
我看著有這 1 萬粉絲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低過 500 的閱讀量,我很好奇為什麼眾人皆知的國土品牌,為何在營銷上的投入可以那麼地少,營銷對著新零售概念和電商平台是多麼的重要,更何況中國回力是賣著最平凡普通的帆布鞋,需要營銷來支撐這個品牌,就連競爭對手 Vans 和匡威都用上了大量的營銷來炒作自己,也得以把自己賣到了好價錢,中國回力在這裡,彷彿還沒有找對前進的方向。
回力是個有著歷史底蘊的品牌,有著大眾情意結的鞋款,有著廣大的知名度,在這球鞋類別大紅大紫,國土品牌開始崛起的這幾年,不打鐵趁熱快馬加鞭地跟上腳步,我覺得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是回力裡面沒人看到這一個無窮商機,還是我把事情想得太天真?
TAG:素周閣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