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的八萬兵馬是怎麼被朱棣奪去的?奪去後,朱權為何還幫他
寧王朱權因為鎮守邊關,因此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他所在的大寧,「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同時,他不但藩地遼闊,而且「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也就是說,有帶甲的精兵八萬,帶革的戰車六千,士兵們都驍勇善戰。
正因為如此,發動「靖難之役」的朱棣,盯上了朱權那雄厚的兵力。《明史》記載,朱棣曾對部下說:「曩余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朱棣的意思是,如果有朱權的那些兵馬助陣,這「靖難之役」,就肯定能成功了。
於是,朱棣便去遊說朱權,並對他說:「事成,當中分天下。」
(朱棣劇照)
那麼,朱棣最終是怎麼獲得朱權的那些兵馬?事成之後,朱棣又是怎麼兌現他說過的諾言呢?
其實,朱棣獲得寧王兵權的過程,就是一個字:騙。
第一騙:釜底抽薪。
朱棣在「靖難之役」發動以後,專門去了一趟大寧,見朱權。本來朱權和朱棣的關係也不是很好。但是,因為「靖難之役」發生後,建文帝想要把朱權召回京城,但朱權沒有同意。於是,建文帝削奪了他「三護衛」,這讓朱權心裡也有些不滿意。因此,朱棣來見他,他也就把朱棣迎進城中。
不過,朱權對朱棣還是有防範的,讓他的手下都住在城外,只放朱棣一個人進去。朱棣進去後,終日和朱權培養感情。兩兄弟天天把酒言歡,無話不談。
漸漸地,朱權也就不再提防朱棣。
但是,朱棣其實並沒有閑著,他悄悄地在背後使黑腿。他把他的人悄悄地運進城裡,並賄賂朱權手下的人,讓他們都倒戈,投奔了朱棣。
後來,朱棣離開的時候,按慣例,朱權要把他送出城外,為他踐行送別。可就在踐行的時候,朱權被朱棣早已埋伏的人馬一擁而上,一把抓住。朱權手下人拚死抵抗,但打不贏,被朱棣的人馬消滅。
接著,朱權的一家老小,就這樣被朱棣押送到了北京。
(朱權劇照)
第二騙:中分天下。
朱權被朱棣抓進北京後,朱棣雖然要軟禁朱權,但是也不能直截了當這麼做,他必須取得朱權的支持。只要朱權支持他,那麼他在藩王中,就很有號召力。所有的藩王,都會聽他的招呼。
朱棣說在事成之後,和朱權「中分天下」的話,也就在那時候說出來的。朱權顯然政治上並不成熟,也就相信了朱棣的話。
不過,話說回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朱權也沒有辦法。
就那樣,文化水平很高的朱權,還經常幫朱棣擬寫檄文。不管朱權同意還是不同意,最終,朱權上了朱棣的「賊船」。
第三騙:徙封南昌。
朱權在朱棣當上皇帝後,多多少少還是明白些事理,並沒有提出要和朱棣「中分天下」的話。不但沒提出,還很識時務地對朱棣說,他的藩地想選在南方。朱棣問朱權想選在哪裡?朱權說「蘇州」。朱棣說,這裡是「畿內」,不行。「畿內」就是京城管轄範圍之內。朱棣這話很明白,「畿內」都不行的話,「中分天下」,你也就別想了。朱權選了好幾個地方,朱棣都不同意,最後被封在南昌。南昌在明朝是一種什麼情況,我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
(朱瞻基劇照)
第四騙:老死異鄉。
朱棣去世,朱高熾繼位。朱高熾生性仁慈,後來他的廟號更被定為「仁宗」。朱權覺得有希望,於是對朱高熾說,南昌不是我的封國。朱權好歹沒說出「中分天下」的話,不過話里多多少少有了這個意思。沒想到仁慈的朱高熾也猜忌他,反問他一句,你都在那裡呆了二十多年,不是你的封國是什麼?
不久朱高熾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朱權又提出能不能把南昌周邊稍微肥沃點的土地給他一點?然而這個小小的要求,依然沒得到同意。
如此一來,朱權只能琴棋書畫,老死異鄉了。
(參考資料:《明史》)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