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為何趙國面對燕國在長平打敗之後還能打敗燕國,原因除了哀兵必勝外就是趙國奇葩的國家三元化政治中心三元化!

先說歷史,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長平之戰,邯鄲保衛戰之後九年左右,趙國發生了三件事情,後來影響深遠。

第一:趙孝成王任命名將廉頗做了相國,並封信平君,也就是說幼稚的趙孝成王,終於明白了廉頗的重要性,這是後期打敗燕國的關鍵。

第二:燕國派栗腹訪邯鄲,獻五百金做趙王的酒資,假意達成燕趙盟約,為背後一刀做準備。

第三件:燕國背信棄義,派出兩路大軍合計約50萬人大舉攻擊趙國(誇張)

促成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燕相栗腹,在訪問趙國時,看到經長平之戰慘敗的趙國,士兵多為老幼,於是野心膨脹想一舉吞併趙國。

可是這燕相栗腹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間諜,他的情報失誤讓燕國大軍萬劫不復。

隨後燕國大軍兩路來襲,趙孝成王派廉頗率八萬精兵在邯鄲北迎擊燕相栗腹,又讓樂乘以五萬精兵到北方代郡抵擋燕將卿秦。

趙國大勝,殺栗腹,虜卿秦,不僅如此還趁勝追擊,包圍燕國國都。

燕國偷雞不成蝕把米,要不是秦國幫忙,估計燕國就完蛋了。

那麼為何看上去元氣大傷的趙國會如此英勇?

這和趙國特殊地理環境有關,簡而言之,趙國有三大政治中心,只要一個在,趙國就不會滅。

他們分別是南方中心國都邯鄲,西方中心堅城晉陽,北方中心邊疆代郡,打下邯鄲沒什麼,趙國不會亡,打下這三個中心趙國才會滅亡,這也是後來趙國即使邯鄲被秦國攻破依然復國的關鍵。(趙國邯鄲被攻破後在北地代郡復活)

因為趙國有三條命!

而趙國三大政治中心形成,既有歷史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最關鍵的是地理因素。

趙國在三家分晉之後其實很苦逼,領土隔絕,還有魏國領土亂入,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完整的國家,也因此趙國曾經想過和魏國換地,不過這協議一直沒達成,不僅國家分裂,就連地形也不好,太行山脈也亂入將趙國分割成了三個獨立區塊,一個是晉陽太原地區,一個是代國地區,還有個就是國都所在地的太行山以東邯鄲地區。

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過山隧道,這地理隔絕就造成了文化分裂,趙國能成一個完整國家不分裂已經是奇蹟了。

而這一切離不開趙國各代君主的努力,當年趙氏還是晉卿時,趙簡子就派家臣董安在太原盆地修築了晉陽城。晉陽城以城池高大堅固著稱,也是當時戰國第一雄城,後來三家分晉之前的六卿鬥爭(趙氏孤兒事件延續)。要不是晉陽城夠堅固,趙氏早就被滅了,也不會有後來的趙國。

因為晉陽的存在,趙國一開始就有了二個中心,邯鄲和晉陽,之後趙國又不斷擴張土地,趙襄子北上滅代戎國,將代郡納入趙國,於是趙國就有了三個中心,「晉陽 邯鄲 代」。

最後確定趙國都城是在趙敬侯時期,之後趙國就不斷發展,趙武靈王時期,因為胡服騎射改革,趙國國力大增,終於消滅夾在邯鄲與代郡中間的中山國。

就此趙國終於在地理上成了整體,不過這個整體只是領土範圍內的,不是地理範圍內的,因為太行山還在。

這三大政治中心,好處是讓趙國難以被消滅,壞處是趙國政治格局分裂,政變情況比較多。

而燕國間諜栗腹,失敗就失敗在於,他看到的邯鄲慘狀只是趙國一個政治中心的情況,連番大戰的趙國雖然慘,但是晉陽、代地這兩個政治中心其實依然完整。

趙國實力猶存,再加上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七八年趙國在諸侯幫助之下,其實已經恢復了大量國土,人口損失雖然大,但是戰鬥力猶存。

秦國則因為和趙國大戰,也是無力東顧,這個時候,上天也給趙國降下了一位奇才,那就是後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李牧的崛起讓趙國有了中興的希望,如果將李牧僅僅當做戰將,是對他的侮辱,李牧還是一個優秀的地方行政長官。

趙國連番大戰實力消弱,國家財政困難,於是趙孝成王開始下放權利,就這樣李牧成了雁門、代郡總指揮,手裡不僅有軍事權,還有行政人事權。

有這樣的好政策,李牧將自己經濟方面的才幹也表露無遺,他在邊疆鼓勵經濟發展,鼓勵邊民兼營田畜。

並將自己屬地變成了商貿中心,以軍隊力量保護商貿發展,在資金充足之後,一次性解決了匈奴問題。

最後在李牧領導之下,趙國北地軍團最高峰時期軍力居然有二十餘萬。

你們說李牧是不是人才,國家沒錢養不起兵,於是放權,這李牧居然不要國家一分錢,在邊疆鼓勵生產,鼓勵貿易,最後給國家節約了軍費還訓練出了一隻強軍。

因為李牧的出現,和他那20多萬精銳部隊,趙國又一次崛起,度過危機的趙國,因為代地板塊實力暴漲,重新成為山東六國中的頭號強者。

看完這一切,在看燕國慘敗還看不明白嗎?

當然板塊因素只是趙國勝利的原因之一,還有不少其他因素,比如趙國是個尚武之風盛行的國度,國家人人皆兵是常態,而且都很狂熱,之谷燕趙之地出雄兵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而且趙國軍事將領的能力也不是燕國可以比,廉頗李牧那可都是戰國名將,燕國,除了燕昭王時期的樂毅還有名將嗎?

所以說,燕國伐趙就是腦袋發熱不自量力的決定,反而是趙國後期不斷攻擊燕國,要不是秦國牽制,燕國早就完蛋了!

最後總結一句,戰國七雄,最可惜的就是趙國,他們也有統一天下的機會,而且不止一次,第一次就是趙武靈王時期,如果趙武靈王不退位,專心攻擊秦國,戰國格局絕對不一樣,第二次就是長平之戰,如果趙國勝利,最後誰統一猶未可知啊!

想了解更多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故事請關聯下列小程序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西漢老將趙充國:五萬消磨作四千,羌人鐐盡漢人全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