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國之亂因何而起?是事出有因還是慾望的驅使?

七國之亂因何而起?是事出有因還是慾望的驅使?

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戰亂並不少見,而戰爭並不一樣爆發在一個王朝滅亡的時候,像壯年期的唐朝也曾經爆發過戰亂,今天編者要講的則是發生在西漢的戰亂。事情發生在漢景帝時期,多個諸侯國聯合造反,史稱七國之亂。那麼七國之亂到底因何而起,是權力的糾紛還是慾望促使?

分析這場戰亂的爆發要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晁錯,他是這一場戰役名義上的罪魁禍首,為什麼要說是名義上呢?接下來編者會給各位慢慢分析,回過頭來講講為什麼是他引發了七國之亂。諸侯國勢力若是太大,那麼勢必會對中央造成威脅,晁錯也知道這個道理,為了權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於是他向漢景帝提議「削藩」。他認為諸侯國的勢力過大會威脅到中央政權的最高化與集中化,更容易出現造反的行為。

而在漢文帝時期,其實上也有遏制諸侯權力的舉動,但是漢文帝的舉動相比於削藩就要聰明得多,他下令將諸侯國都再細分小,封給各個諸侯國內部的皇子,看起來沒有剝奪他們的權力。而實際上越往後每一個諸侯國皇子所得的封地會越來越少,這是一種類似於「懷柔」的政策,不容易引起諸侯們的不滿。而晁錯的措施無異於是直接掠奪他們的權力,自然會引起不滿,因此打著「清君側」名義的造反爆發了。

再者這些諸侯們早就看出,不管是採用什麼樣的手段,對自己始終是沒有好處的,最大的好處永遠是歸於天子。那麼如何保證自己能夠得到最大的好處呢?要麼是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要麼就是自己做君王。然而晁錯的這項措施就已經斷了他們的第一條路,而第二條路就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選擇,於是在慾望的促使之下,幾個諸侯國聯合起來造反了。

而在爆發之後,漢景帝曾經要想與他們議和,他們開出的條件是殺了晁錯,漢景帝再三思索後殺了晁錯,但是諸侯們還是沒有退兵。由此可見誅殺亂臣不過是一個借口罷了。借口晁錯侵犯了自己的正當利益所以起兵,其實不過是為了掠奪更多的權力甚至是君主之權。

晁錯不過是一個導火索,即便沒有他,諸侯國日後也會借著其他理由造反,因為晁錯後來不也是死了嗎,但是他們還是不依不饒。然而他們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更是低估了當朝天子的勢力,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多月,就以諸侯國的失敗告終。由此可見,七國之亂的爆發,名義上雖然是打著誅殺晁錯的借口,而實際上不過是內心慾望的驅使,是一場為了諸侯利益的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敏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親身體會過滿洲鐵騎的厲害,為何還敢再次造反呢

TAG:敏敏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