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親不認」的老中醫
導讀:有這樣一位老中醫,遇到患者前來鬧事,竟拿自己的嫡孫試藥……
近日,隨著《老中醫》電視劇的熱播,
孟河醫派簡直火爆了中醫圈,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走近孟河醫派中馬培之的得意門生——賀季衡。
賀季衡(1866~1934),原名鈞,丹陽縣城人,
丹陽東鄉和孟河接壤,
京杭大運河使常州和丹陽緊密相連。
賀先生7歲患了腸癰,
卧床一年多,右腳殘疾 ,
幸運地被馬培之治癒,
後奮發立志學醫 ,
拜馬培之為師 ,
終成一代名醫,創立賀家流派。
1879年,那年賀先生才14歲,
痛下決心找馬培之拜師,
賀先生年紀小,但是很聰明,
馬培之端詳再三,高興地說,
得到季衡,我的醫術在丹陽有傳人了!
後學業期滿,
馬培之臨別寄言:
我的醫學傳承寄托在你身上了!
六年學滿,賀先生回到丹陽,
因為他醫術精湛、論治精當,
前來問診者絡繹不絕,
以致於船隻塞河、旅店爆滿,
南京政府的高官為了請他看病,
曾讓途徑丹陽的火車破例停靠等待,
而他堅持把一批從鄉下趕來的患者看完才走。
賀先生不僅坐診出診,
還通過書函方式談病情說病案 ,
曾和時任財政部賦稅司司長、
著名經濟學家賈果伯談他夫人的婦科病;
和北平馮總統之公子談他夫人的出血症;
與曾國藩外孫,當時在上海興辦實業的聶雲台談霍亂,
並且提供了相應的處方 。
他善於治療溫病、脾胃疾病以及疑難雜症著稱 ,
醫德醫術素來令人讚歎。
從來沒有失手過。
但是,
常在河邊走,
哪有不濕鞋的呢,
在他55歲的時候,
就有患者找上門 ,
說他開的方子里竟然將鬱金和丁香同用,
藥店的蔣老闆說這是中藥的禁忌 ,
用錯了葯要吃死人,
賀先生鎮定自若,也不同患者爭吵,
就說和患者相約去茶館,
由他唯一的嫡孫去試藥,
這下可熱鬧了,
大家都知道,
賀先生獨生子早逝,
這可是唯一的嫡孫!
於是,試藥的那天 ,
賀先生煎好丁香和鬱金去茶館,
茶館裡里里外外擠滿了人,
服藥之後其嫡孫安然無恙,
茶館頓時一片嘩然,
其實藥店的蔣老闆只知道十九畏禁忌,
而不知丁香和鬱金相配,
還能加強疏肝理氣的效果,
若不是博覽眾書、多年臨床實踐,
怎能如此胸有成竹?
經過「試藥」這一出,
賀先生更出名了。
當時丹陽流傳著這樣的話
「不經賀季衡醫治,死不瞑目」。
賀先生遇貧苦者來求診,
他常免收診費並以葯施之,
兌現了他「盡其形壽,救治苦難」的莊重諾言。
他在鬧市創設「仁壽堂」中藥店,
自製丸、散、膏、丹,
著名的有賀氏中風牛黃丸、喉症秘葯、玉樞丹、辟瘟丹、行軍散、薑桂丸、牛黃七寶丸等,
均由賀先生親自開方配製,
也是他常用之葯,
療效極其顯著。
他醫術精湛,論治精當,
尤以治疑難雜症及脾胃病著稱,
其臨床經驗廣為流傳,
所傳弟子先後達三十六人,
傳承開放、廣開門戶,
湧現出顏亦魯、張澤生等一批名家,
著名國醫大師顏德馨就是顏亦魯的兒子,
也深得孟河醫派影響。
孟河醫派有用藥少而精的特點。
賀先生的學生張澤生有個冠心病的醫案,
這個患者經常發作,
他沒有用活血化瘀之法,
而是用了補中益氣湯,
很快解決了問題,
這就說明,醫術高深的大夫,
都有一個特點,
看的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
賀先生的這些弟子極大地充實和壯大了丹陽的中醫隊伍
再傳弟子也感受到了孟河學派的真諦
開創了孟河馬派之支幹,
形成丹陽賀氏醫學流派,
這是丹陽中醫史上首創的學術流派。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醫出版」,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