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脈楊亞磊:我們不一樣的疼痛中醫辯證方法
辯證論治是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指導臨床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所謂「辯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臨床癥狀、體征,運用中醫基本理論加以分析歸納,以確定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發展趨勢。根據辯論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即為論治。
辯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繫又不可分割的兩部分。
疼痛涉及的病種很多,主要發生於經絡、筋肉、關節、也可以發生於內臟,其辯證方法涉及八綱辯證、經絡辯證、臟腑辯證、氣血辯證、病因辯證等,現將於針灸治療疼痛有密切關係的方法敘述如下。
1、根據病變的部位和經絡的循行分布確定病位歸經十二經脈在內絡屬臟腑,在外聯繫肢節和器官,都有固定的絡屬關係和循行分布,十二經筋、奇經八脈也有固定的循行和分布、據此,根據疼痛的位置和經絡的分布進行定位歸經診斷。
如:頸椎疼,疼痛位於項後,疼痛連及背部者,應歸屬於太陽經和督脈。
項痛 位於頸部的側面,疼痛連及肩背者應歸屬於少陽經。
肩痛 是一種常見的病,根據肩痛的具體部位也有不同的歸經。
肩痛 位於肩關節的內側者,在肱二頭肌短頭肌腱附著處有明顯壓痛,其病位屬手太陰經。
肩痛 位於肩關節側面者,一般屬於陽明經和少陽經。
如:腰疼,位於腰背部中間應歸屬於督脈。
腰疼 位於脊柱兩側應屬於足太陽經。
腰疼 位於腰腹部側面者病位歸屬於少陽經。
2、根據肢體的活動障礙確定病位歸經如 頸項痛,前後活動障礙者病位於太陽經和督脈,因太陽經分布在頸項部的後面;頸項左右轉動受限,病位於少陽經,因為少陽經分布在頸項部的兩側。肩關節痛,上肢後伸障礙,肩前部疼痛加重,病位於少陰經,因為太陰經循行於肩前部;上肢外展障礙,肩關節外側痛,病位於陽明經和少陰經,因為陽明經和少陽經循行於肩的外側;上肢內收障礙,肩關節的後面痛,病位於太陽經,因為太陽經循行於肩關節後面。再如腰痛,當前屈彎腰時有障礙,且疼痛加重,病位於督脈、太陽經,因為督脈和太陽經循行於腰背部;當腰部轉動障礙,且疼痛加重,位於少陽經,因為少陽經分布在腰的兩側。
3、結合體檢(按壓法)確定病位歸經檢查的方法之一是望診,即觀察經絡循行部位在色澤、潤燥及形態等方面的變化,來確定病變的部位。
如:上肢內側前緣的紅線,應歸屬於手太陰經(常見於淋巴腺炎);下肢脛骨內側緣的紅腫,應歸屬於足太陰經,常見於靜脈炎;腰痛,常看到病人一側的腰背肌隆起,說明其病位在肌肉隆起側的太陽經。
檢查的方法之二是觸診,即循經按壓法,《靈樞·刺節真邪》曰:「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後取之而下之。」其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沿著一定的部位、一定的順序、一定的壓力進行推動和按壓,尋找陽性感覺和陽性反應物以確定病變的部位。
4、結合患者的病症特點進行定位歸經
以上講的是相同的癥狀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可按照經絡的循行分布和臟腑的位置進行定位歸經。如果是相應的癥狀發生在同一部位時,應結合癥狀的特點和兼症進行定位歸經。
例如:腰痛,呈廣泛性酸痛,沒有固定的疼痛部位,沒有明顯的功能障礙,勞累後加重,這種腰痛應定位在腎,歸經於足少陰經,因為「腰為腎之府」。脅痛,脅助部涉及足少陽經、足厥陰經、足太陰經和手厥陰經,若脅痛兼有口苦、偏頭痛者歸屬足少陽經;若脅痛兼見煩躁、易怒者歸屬於足厥陰經;若脅痛兼見胸悶、心悸、失眠者歸屬於手厥陰經;若脅痛兼見脘腹脹滿、大便溏瀉、肢腫乏力者歸屬於足太陰經。耳內疼痛,涉及手足陽明經、手足少陽經、手太陽經、足少陰經,若耳痛兼見發熱、口乾便秘者歸屬於手足陽明經;若耳痛兼見口苦咽干、偏側頭痛者歸屬於手足少陽經;若耳痛兼見心煩失眠、舌痛目赤、小便灼熱者歸屬於手太陽經;若耳痛兼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者歸屬於足少陰經。
在針灸學有這樣一門課程,精品小班教學,每班限制28人,全程手把手教學,集道家河圖洛書九宮八卦,上古太素脈法+太乙針一體的辨證施治教學。
詳情點擊:
【中醫優課】太素脈+太乙針綜合研修班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