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何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路上「隱形」

為何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路上「隱形」

近日,新浪微博上線一項新功能:僅半年內微博可見。如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見」剛上線時一樣,此舉也引發了廣泛熱議,不少網友感嘆,朋友圈不能「挖墳」了,微博也不能隨便「考古」了。

限時可見的功能看似簡單,實則是不小的轉變。近10年來,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充分滿足了人們「曬」的表達欲與互動欲,逐步成為網民表達情感、分享意見、展開互動、獲得社會支持的開放平台。然而,正當人們習慣並享受其中時,社交媒體卻紛紛「轉向」,推出限時可見功能,削弱廣受青睞的網路社交便利性和開放性。更讓人疑惑的是,大眾對這樣的功能接受度還很高,據統計,有超過1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這種看起來自相矛盾的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簡單地說,這反映了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蘊含著三重內在的張力。

第一重是自由和安全之間的張力。嚮往遠方的自由是人性的一個重要需求,這一點從「生活在別處」「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備受追捧就可見一斑。早期的社交媒體,因其連接和開放特徵,為網民提供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通向遠方的道路,一個比現實世界更為自由的自我呈現舞台,因此極大地擴展了社交範圍,促進了人們在陌生人面前的自我展示。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極速擴張,好友和粉絲數量不斷增長,陌生感、未知感或多或少地在侵蝕安全度,導致社交媒體上的自我呈現行為開始有了各種無形的壓力。而且好友的數量越多,這種壓力也越大,一旦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表達需要字斟句酌、小心謹慎,自我呈現的樂趣也就開始消失,甚至變得索然無味。

第二重是即時表達和現實約束之間的張力。社交媒體的興起,使遠距離即時對話成為可能。相同的興趣愛好能夠使陌生人聚在一起,展開即時多邊互動。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網路本身的虛擬性,無論是觀點的表達、意見的交流,還是形象的展示、情感的分享,大家起初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此時此刻所感所想的即興表達。它可能是平和的、客觀的、理性的、積極的,也可能是悲情的、戲謔的、衝動的、暴力的,但無論是哪種形式,表達者都會有一種解放和放鬆的感受。然而,當網路與現實之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實用性越來越強,社交媒體就越來越像是另一個現實世界,人們開始習慣用現實生活中的規則來進行自我審查和自我約束,思考什麼該表達什麼不該表達。久而久之,最初的那種愉悅感開始消失,自我呈現的慾望也隨之降低。

第三重是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之間的張力。社交媒體的興起,改變了現實世界中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分離的狀態,把自我從私人空間擴展到網路公共空間。在這個交織的世界中,人們可以在保留私人空間的同時,與他人在公共空間互動,自由地探索自我的不同側面,這種自我呈現常常是多元、不確定和流動的。然而,隨著大數據、搜索技術的發展,社交媒體越來越變成一個透明的公共空間甚至「超級全景監獄」,不僅使每個人全方位可見,沒了隱私可言,更滋生了大量的隱形觀眾。這種情景很容易讓人產生始終處於被觀看的恐懼,從而喪失自我表達的慾望。

想要展現自己的生活,但又不希望自己的「碎碎念」永遠可以被別人看到,正是三重張力的具體後果。微信和微博先後推出限時可見功能,主觀上是為了平衡這樣的張力,應對打開率下滑的壓力,但其實際效果如何顯然有待檢驗。如果說在社交媒體發展早期,網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生活,那麼在網路與現實日益交織融合的今天,網路社交生態正越來越被現實世界的規則和需求所重塑。

(作者系寧波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急招博士」求賢若渴背後的「弱者的籌碼」
科學家揭示新元古代冰期消融瞬時性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