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似「愛」的行為,卻讓孩子長大後畏手畏腳,這是否認不了!
現在許多年輕的夫妻還不準備要孩子,就是還不能承擔養孩子的責任。生下孩子,不僅僅是要把孩子養大的,還要教育好孩子。生了孩子的父母,都把心思撲到了孩子的身上,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父母的心態都是為了孩子,不想讓孩子過上「放養型」的童年,過於干預了孩子的生活。父母看似「愛」的行為,會影響著孩子,從日常生活中滲透進去,卻讓孩子長大後畏手畏腳,這是否認不了。
過度包辦保護
寶寶正在慢悠悠用小碗吃飯,剛吃了幾口,就搞得到處都是了。父母一看到孩子連吃飯都搞不定,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就把小碗拿過來,喂寶寶吃飯。等到孩子都去了幼兒園,居然還學不會獨立吃飯。從這個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過度的包辦保護了。除了在吃飯這方面,還有在其他的生活細節上,父母都為孩子做好了一切,說是為了孩子好,過度的保護孩子。這並不是愛孩子,是在害了孩子,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得不到成長。孩子離開父母后,沒有獨自面對問題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自我意識和生存本事,很容易遇到事情就畏畏縮縮,不敢往前踏一步。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發現,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的孩子長大後,比起其他孩子,會更加的天真,看不清人性,很容易就上當受騙。
附條件的愛
父母給孩子的愛本是就是無私的,不會因為孩子不聽話,就不愛孩子了。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說:「你要是再不聽話,就不愛你了!」孩子還小,會信以為真的,認為要得到父母的愛,還得有很多任務。有的孩子天生的膽子就很小,遇到小狗都會害怕,更何況是父母的有要求的愛。孩子每次為了得到父母的讚賞,還要思考很多,最後只挑了父母喜歡的才去完成。父母是想要讓孩子更加的順利接受條件,但是不應該帶上愛的名義。這會讓孩子散失了安全感,孩子長大後,就算生活得不錯,遇到了心愛的人,也還是會很孤單的。
控制孩子生活範圍
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的安全,天太熱不允許孩子出門,人太多的地方不讓孩子去,把孩子控制在家裡,生活範圍就在父母的眼皮子地下。這會讓孩子接觸外界,能夠學到的東西是很有限的。孩子會慢慢習慣了穩定的狀態,眼界低的孩子,生活雖然是更加的簡單,但是一旦面對多姿多彩的世界,孩子就沒有了頭緒,就會有畏手畏腳的狀況出現。家長不要控制了孩子,忽略了孩子是需要歷練的。在帶著孩子出門交往中,可以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流,增強孩子的人際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多催促
這一點是很多父母都有的毛病,孩子早上7點要起床,父母等到6點50的時候,就拚命催促孩子,隔著1分鐘就催促孩子一次。其實,孩子還是沒有學會起床,是在父母的逼迫在起床的。除了叫醒,孩子刷牙,吃飯,到晚上睡覺,孩子都是被逼無奈的,等到孩子自己要去完成的時候,難免就不知所措了。孩子在父母的監督下做事,孩子不認為達到了完美的狀態,那麼,就去有不自信的表現。
你中了幾條呢?及時改正還不晚!
TAG:俏媽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