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它是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很多人對它有5個誤解

它是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很多人對它有5個誤解

它是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很多人對它有5個誤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9年4月11日是第二十三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中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達1.7%。帕金森病存在認知度低、就診率低、診斷率低的三低狀態。

對於帕金森病的認知很多人還有不少誤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誤解1:帕金森病=老年痴呆

很多人對於帕金森病的第一印象就是像老年痴呆,而且帕金森病患者在晚期也會出現痴獃等表現。實際上,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老年痴呆的學名是阿爾茨海默病,主要癥狀是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特別是對近期事情的記憶有障礙,總愛忘事,而早年前的事情卻記得很清楚,一般沒有明顯的軀體癥狀。帕金森患者有一部分有手腳顫抖、僵硬、行動遲緩等軀體方面較明顯的癥狀,但記憶力一般不會受影響。另外,帕金森病患者可能會出現抑鬱及焦慮等心理癥狀。


誤解2:帕金森病早期不影響工作、生活,不用馬上治療

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雖然早期被發現,但是癥狀較輕,往往認為越早服藥就越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又不明顯,所以認為可以先不治療。

實際上,帕金森病一旦被確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治療早期帕金森病的藥物很多,只要注意按醫囑治療,注意根據具體的病情進展來調整,不需要過於擔心藥物依賴的問題。

誤解3:手抖就是帕金森病的癥狀

由於一直影視劇和科普文章的影響,很多讀者認為人手抖便是得了帕金森病。手抖的原因有很多,以老年人為例,最多見的是老年性震顫,55歲以上很常見,其次才是帕金森病。

老年性震顫不是一直抖,是在做動作,如握筆、伸筷子夾菜的時候才會抖,越緊張激動手抖得越明顯,安靜不動的時候不會抖。帕金森病人的抖是在安靜的時候較明顯,做動作的時候反而不明顯。需要注意的是,約1/5的帕金森病患者沒有手抖的癥狀。

另外,小腦病變、肝病、藥物中毒、甲亢、藥物性震顫等都可能引起手抖。

它是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很多人對它有5個誤解


誤解4:手不抖就不用擔心帕金森病

雖然肢體抖動、運動緩慢等癥狀是帕金森病的常見癥狀,但是還有被人們忽略的「看不見」的癥狀,如嗅覺減退、情感淡漠、焦慮、抑鬱、便秘、睡眠質量差、記憶減退、出現幻覺等。及時識別這些癥狀有利於早發現、早治療,有助於康復。

帕金森病發病最初的3-5年是藥物治療的最佳時機,此時治療花費小,效果相對好,患者的疾病進程可以得到有效延緩15-20年,甚至能和常人一樣。


誤解5:重視藥物治療 忽視康復鍛煉

與很多不重視帕金森病用藥治療的患者相比,還有很多患者過度依賴單純的藥物治療,忽視了康復鍛煉,甚至有些患者畏懼出門和活動。殊不知運動有助於治療帕金森病。

比如國內外有多項研究證實,太極拳鍛煉除了能提高身體平衡能力、預防跌倒、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提高心血管機能等功效外,還能改變大腦功能活動。特別對於患有輕微或中度「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參加太極拳鍛煉康復效果更好。

它是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殺手,很多人對它有5個誤解


延伸閱讀:世界帕金森日的由來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1997年4月11日,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EPDA)在其綱領中宣布,帕金森病患者擁有以下權利:1、被介紹給對帕金森病領域有特殊興趣的醫生的權利;2、接受準確診斷的權利;3、獲得方便的幫助或服務的權利;4、接受長期照顧的權利;5、參與治療過程的權利。

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了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確定及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的綱領。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選擇在4月11日這天舉辦帕金森病主題活動。世界衛生組織還與一些國家政府部門、國際和地區醫學團體合作,共同推動帕金森病的研究與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內參 的精彩文章:

他被稱為中國健康老人之最,從《三字經》里悟出長壽之道
高圓圓不惑之年喜懷孕,高齡孕婦易生女兒的規律她能打破嗎

TAG:養生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