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一首詩,景色刻畫極其傳神,傳遞出詩人的獨特感受
韓愈是唐代詩人,也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劉禹錫評價他「手持文柄,高視寰海」;司空圖也讚揚說,「其驅駕氣勢,若掀雷抉電,奔騰於大地之間。」韓愈不愧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這首詩就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晚春
唐代: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的這首詩沒有艱深難解的字句,不僅明白曉暢,而且寓意深刻。詩的大意是:草木憐惜春天快要逝去,各種花兒爭相表現出千般艷麗、萬般嬌媚。而楊花榆莢沒有花兒們萬紫千紅的顏色,只能隨風飄灑,好像漫天雪花飛舞。
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喜愛,首先在於它寫得通俗易懂。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使草木有情、楊柳知意,讓一段闌珊春光有了生命力。花兒彷彿知道春天不久就要逝去了,使出渾身解數,爭芳斗妍。
這個「斗」字,彷彿給花兒陡然注入了一種互不相讓、爭先恐後的精神。而楊花、榆莢卻具有一種不願為人知曉的渾厚和質樸,不去和奼紫嫣紅的花朵攀比,只是自由自在地,在旖旎春光中如雪翻飛。
這首詩的精彩之處,還在於它選用了表現色彩的關鍵字。詩的第一層意思寫百花爭艷,用了紅、紫二字,前面冠以「百般」,紅與紫就不再是單一的大紅和大紫,而是變得深深淺淺、濃濃淡淡,非常富於層次感。作者加上「斗芳菲」,不僅春色穠麗,而且芬芳馥郁,一派熱鬧的晚春景象,宛然就在目前。
第二層意思是說,楊花榆莢迎風如雪。雪不是表示色彩的字,但著一個「雪」字,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白色。白居易有「白雪花繁空撲地」的句子,也是寫楊花柳絮的。
那楊花榆莢,撲撲蔌蔌,漫天遍地,似晴空飄雪,氳氤的春光中,又增一種花,又添一樣色,又現一派奇景。紅白相襯,春光分外明麗、動人。如果滿眼只有大朵紅紫,少了這斜穿庭樹的似雪飛花,春色豈不教人覺得有點單調,有點微微的缺憾了?
晚唐詩人吳融有一首詠楊花的詩,「不鬥稼花不佔紅,自飛晴野雪蒙蒙。百花長恨風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歌頌楊花雖不及桃李那樣繁茂和紅艷,但它獨異群花,自佔一分春光。如果和韓愈這首詩對照起來看,韓詩把晚春的景色刻畫得更為傳神,它通過對花的輕輕點寫,傳遞出詩人內心對晚春景物的獨特感受。
再細究詩意,必然還能悟出其中深蘊的哲理。榆莢楊花雖然缺乏草木的「才思」,卻不因此藏拙,而是積極進取,與時俱進,不僅為晚春增添一景,而且表現了它們勇於上進的精神。每個人都有兩顆心,一顆是嚴厲督促激勵自己之心,另一顆是懶惰和寬容之心。詩人含蓄地告誡後人,銳意進取吧,不要顧忌太多!
※秦觀的一首詞,以景傳情,布局謀篇也成功地製造了懸念
※李商隱的一首詩,虛實結合地描寫了兩種閨情,比興手法耐人尋味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