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面對激烈競爭,我們應該如何制定品牌組合戰略?

面對激烈競爭,我們應該如何制定品牌組合戰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公關之家

什麼是品牌組合戰略?就是將多個品牌進行系統性地整合構架,達到拱衛主打品牌的目的,這是一套系統的品牌經營策略。當一個企業旗下擁有多個子品牌時,品牌組合戰略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當一個企業需要進入行業細分市場或者多元化經營的時候,就不得不實行品牌組合戰略。

例如寶潔的洗髮水就有多個品牌:海飛絲主打專業去屑,潘婷是亮發美髮,飄柔將洗髮護髮二合一,伊卡璐是草本精華,每一個子品牌都有一個精通的專業領域。除了洗髮水,寶潔還在日用品、化妝品等多個領域擁有幾十個子品牌,每一個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並進行獨立運營。那麼,品牌組合戰略有哪些好處?常用的品牌組合有哪些?這些問題,下面將一一解答。


品牌組合戰略有哪些好處?

為什麼要運用品牌組合戰略?當然是因為品牌組合戰略的好處,不只是子品牌價值相加這麼簡單,有時候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用高端品牌建立價值優勢。這裡的高端品牌,不是說企業的核心品牌和產品,而是指溢價幅度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的精準人群,習慣於將價值和品質劃等號,對生活的品質有著極高的要求,習慣於使用高溢價的品牌商品,並以此建立和品牌的粘性。品牌和用戶建立粘性以後,用戶會自發傳播產品的品牌價值,建立品牌的價值優勢。

在國產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期間,民眾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跌至低谷,不少國外的奶粉品牌乘機殺入中國市場,在帶動奶粉價格上升的同時,中國消費者無意中形成了「外國牌子的奶粉就是比國產好」的思維。這種思維不只是針對某一個品牌,而是直接區分國外和國產,堪稱國產奶業戰略級危機,國外奶粉全線建立起價值優勢,影響延續至今天。

再例如用低端品牌側翼掩護。直白一點說,就是有的產品是為了賺客戶的錢,有的產品是跟客戶交朋友。當年羅永浩不止一次在鎚子手機新品發布會上調侃「手機真不賺錢,純粹是交朋友,情懷系列手機背殼還能賺幾十塊錢。」凸顯了鎚子科技的情懷屬性,提升鎚子的品牌價值,同時也給「產能不足」等等負面因素打了個岔。

低端品牌的價值不在於盈利,而是在市場競爭中遇到價格戰,消耗對手的實力,掩護主打品牌。比如某一款水餃要進入異地市場,成本、冷鏈、物流、倉儲費用加起來,怎麼售價也得二三十元,這時候本地的水餃為了維護本地市場,7、8塊的價格都是可以承受得起的。這個時候該水餃公司會在當地建立一個小型的水餃加工廠,也買7、8塊的水餃對沖本地水餃,根本不賺錢,而是為了二十多塊的主打品牌水餃進入市場。

同理,本地產品在面對外地產品衝擊本地市場的時候,低端產品也是有效的防禦手段。

最後就是產品組合交叉,避免自相殘殺。一般同一個企業下不同子品牌的特定、優勢、細分市場定位都不會相同,為的就是避免同時搶佔份額,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像前面說到寶潔的洗髮水,就是針對不同細分市場進行功能定位。同時,還可以通過產品的交叉互補,搶佔渠道商的貨架。

「你需要高端產品?我有。中端和低端產品我都有,要不這整個貨櫃都給我吧?」通過整合產品佔領銷售渠道的終端,給競爭對手留下的戰場自然就會減少。

避免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給對手有參戰的可能性,搶佔銷售渠道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常用的品牌戰略組合有哪些?

在弄清楚品牌組合的方法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品牌的關係圖譜,也就是每個品牌角色的屬性,這是指定品牌組合戰略的基礎。

主打品牌——不用多解釋,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品牌,例如BAT。

背書品牌——指一個品牌背後的支持性品牌,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現行的有「雀巢-美祿高能運動飲料」「科龍——容聲」等,前者是父品牌,為後者的子品牌進行信譽背書。隱形的有「別克——通用」「飄柔——寶潔」,前者是子品牌,在受到後者信用背書的條件下,更加張揚子品牌的個性。

子品牌——專註於父親牌領域下的某個細分領域,個性十足,不舉例了。

新品牌——也可以稱作獨立品牌,雖然孕育於父親牌,但是「成年後」會獨立運營,獨立進行品牌推廣和營銷,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達摩院」。

弄清楚以上的品牌角色以後,就可以開始制定戰略了,也就是將品牌角色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進行組合,產生品牌角色之間的關聯。

1、品牌家族戰略。

還是以寶潔為例,寶潔就是品牌家族,寶潔這個集團品牌就是所有子品牌的大家長,寶潔旗下的幾十個子品牌覆蓋眾多領域,很多子品牌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繫。這個戰略能使集團公司根據自身優勢、市場環境、消費人群等等不可控因素,靈活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導作用,佔領大眾市場,領導小眾市場,最大程度地覆蓋市場。而這個戰略也有一個明顯的劣勢,就是子品牌會過於分散,不能形成某個領域的規模優勢。

一旦某個品牌發展受阻,由於沒有協同的品牌,極有可能將整個子品牌砍掉。

2、背書品牌戰略。

其實就是主打品牌用自己的信譽度為子品牌做擔保,保證其價值的兌現。例如品牌授權,一般是新品牌不為人知,背書品牌卻非常強大,背書品牌對授權品牌的驅動效果非常顯著。而授權品牌的成功,也可以增強背書品牌的實力。

奇巧是一個英國知名巧克力品牌,雀巢收購奇巧後,突出了對奇巧的授權,將奇巧推向世界。同時,因為奇巧,雀巢在英國國內的形象也得以提升。

3、子品牌戰略。

子品牌有助於主打品牌進行延伸,去進入不太適合主品牌競爭的細分市場。例如華為榮耀,華為經過多年的品牌定位和策劃,逐漸走入國產高端手機和商務手機領域,彰顯華為為國產手機代表的典範作用。榮耀是華為旗下在2013年相繼推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代表了年輕的生活態度,目標人群定位在青年。

這就是華為對高端和商務市場向青年市場的延伸和拓展,保護華為固有的國產手機領軍品牌形象,並擴大消費人群。

這個戰略需要注意的是,子品牌對主打品牌的驅動力是否足夠強勁?如果調研顯示子品牌的驅動力微弱,則對其投資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了。

4、主打品牌戰略。

這一戰略的典型代表就是騰訊,不管任何的新業務和新公司,總是會被烙印上企鵝的元素,騰訊將所有出彩的業務進行集中,不斷強化主打品牌,集團構架也以大事業群為基礎,增強主打品牌的核心價值。

這個戰略會出現兩個缺陷。一是,一旦一個產品在市場中走向衰退,這種過

程是不可逆的,該產品就會被結束掉,例如QQ寵物和WEB端QQ。另外一點是,一旦主打品牌某個產品「犯了一點錯」,就會被全部怪在主品牌頭上,直接影響主品牌的價值,這個的事例太多了。

另外還有多種混合型品牌戰略,就不一一舉例了,主要就是按照品牌角色和自己的產品特性進行組合,能夠產生的戰略結果也大致可以推斷出來,再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就行了。


戰略性品牌的作用和意義

戰略性品牌是一個企業在發展歷程中,具有戰略發展性意義的重要品牌。這樣的品牌需要時刻保持強大,時刻都能優先得到資源。對於戰略性品牌,企業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對其正確的資源分配。主要優先分配資源的是當前主打品牌、未來主打品牌和關鍵品牌。

前兩個都好理解,最後的關鍵品牌是指,不直接進行品牌價值產出,但卻是主打品牌或者主要商業領域的關鍵節點。例如諾貝爾獎本身就是個品牌,但是它不直接產出商業價值,卻是物理、化學、醫學、文學等多個領域在科技和商業發展道路上的關鍵節點,是驅動技術創新的燈塔,如果需要整治、商業、社會的資源時,一般都會無條件滿足,雖然諾貝爾獎基金會一般不會需要。

在資源優先的品牌中,還有一個特例,就是搖錢樹品牌。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指一個企業在短期或者長期都可以快速積累資金的品牌。這個品牌可以直接將資源轉化成為資金,尤其在企業需要大量現金流的階段,資源應該優先配給。不過,這個品牌坑也特別多,特別容易暴雷,管理者需要十分小心。我國網路小貸的行業,會大量集中這種搖錢樹品牌,不過這種「樹」倒的也快。

戰略性品牌不等於品牌戰略,卻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猶如神經節點,極其敏感。在對戰略性品牌進行評估的時候,需要三思而後行。


品牌戰略的評估和整合

許多公司會面臨品牌過剩的問題,會引起效率低下、管理混亂等問題。甚至有的公司簡單認為,品牌就是註冊個商標,如果管理不了就扔在一邊雪藏起來,造成品牌資源浪費。這個時候就需要對整體品牌戰略進行評估和整合,去粗取精,由表及裡,優化品牌組合,重新制定戰略。

1、決定哪些品牌是值得被評估的。這些品牌包括所有的品牌和子品牌,並集中到一個可以對比的象限中。當象限內的比較對象可以比較出優劣的時候,決策也相對於容易被作出。

2、從各個維度進行品牌分析。在品牌價值方面,知名度、品質感、差異性、相關度、用戶感知度分別達到了什麼水平?這些因素增加還是減少了品牌的價值?品牌支持下的銷售水平、客戶增長、增長前景、盈利水平怎麼樣?是否具備商業優勢?品牌符合企業的發展願景嗎?同時可以轉移到其他品牌或者產品上面嗎?對這些維度進行綜合分析系,有利於縮短決策的時間。

3、針對以上兩點,對品牌評估形成基礎意見,然後決定對每個品牌贏得的投資水平。第一梯隊主要是戰略性品牌,每一個都可以統籌所有的子品牌,營銷戰略以區域級、國家級、全球級為主。第二梯隊包括主打品牌、有價值的子品牌,例如騰訊品牌下的微信,是除了戰略品牌以外最重要的品牌。第三梯隊就是搖錢樹品牌,為第一、二梯隊供血。例如騰訊旗下的遊戲事業——王者榮耀、絕地求生,是手機遊戲,也是天然的產品品牌。

除了這些以外,都是可以被清退的品牌了,因為這些品牌無論是在品牌價值還是在商業價值,都不能吸引市場,可以考慮結束或者賣掉。

4、品牌組合戰略實施。可以逐步實施,這樣不會減弱用戶對品牌的辨識度,減少對品牌的衝擊。也可以突然實施,一次性為用戶提供信任新品牌的契機,在品牌需要整體扭轉市場的信譽度是常用,例如公司兼并就是最好的時機。

一個企業的品牌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抱團取暖,協同作戰。品牌組合組合戰略的根本目的,是讓企業走得更遠。主打品牌和子品牌之間需要差距,戰略性品牌要具備自身的高度,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商業戰場上充當不同角色的士兵,需要集團作戰的戰略部署。

戰略的指定者需要具備相當長遠的眼光,保護好戰略性品牌和主打品牌,協調好輔助品牌和子品牌,祛除應該被淘汰的品牌。除了眼光,更是戰略指定者胸襟和魄力的完美體現。(本文首發鈦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HTC陸續從應用商店下架14款自家APP,疑放棄手機業務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