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寒食帖:詩書雙璧炳千秋(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文 | 立佳
編輯 | 子木
1914年,國民政府將熱河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的文物遷移至紫禁城的外廷,設立「古物陳列所」開放參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故宮博物院。然而,此後不久軍閥混戰導致北方政局飄搖,故宮博物院院務長期無人負責。直至1929年易培基任職院長,博物院各項業務才日見起色。孰料,營運剛步入正軌,「九一八事變」驟然爆發。
國民政府開始計劃將博物院文物南運。隔年,日軍攻佔熱河、進逼北平,故宮理事會要求博物院選擇院藏文物菁華裝箱儲置,開始南運。故宮中的重要文物被一件件取出,嚴實包裹,大多被裝進長1公尺、寬50公分、深50公分的特製木箱;書籍、文獻等不易破損之物則利用現成的香煙木箱包裝;瓷盤被五六個疊放捆綁,先以棉花裹住外側,再用紙包起來,最後以繩子綁緊,「使件件相隔離」,然後包紮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由於工作人員的精心護持和認真實在的工作態度,使得後來經歷上萬里輾轉的數十萬件故宮文物,幾乎做到毫髮無傷。
1933年2月5日深夜,2118箱文物被裝上火車駛離北平。至5月底,13491箱故宮文物先後分5批運出,由北而南,而西南,與這座承載千年中華文化的古都漸行漸遠,展開了時至今日已經超過80個年頭的文物南遷之旅。
在抗戰期間,這些文物輾轉大半個中國,上海、南京、重慶、貴州、寶雞、漢中、峨嵋…… 當戰事吃緊,文物不得不再次在艱苦狀況下進行轉移。抗戰結束後,遷往內陸的文物於1947年12月悉數回到南京朝天宮。
1948年11月,國共徐蚌戰爭打響,南京動蕩不安,國民黨政府預備從東海岸撤退至台灣,行政院向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下達緊急命令,要求其為北平故宮博物院精品文物編製一份名錄,安排飛機分批運往南京。
其後,南京所存的故宮文物開始準備疏散運台。第一批運往台灣的是1935年至1936年在倫敦展示的80箱藏品,以及另選出的600箱精品。據杭立武《中華文物播遷記》一書記載:「南遷書畫9000多件,運台5458件,其中就有堪稱『中華第一寶』的書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南遷銅器2787件,運台2382件,其中就有銘刻字數最多的西周重器毛公鼎。」故宮文物的跨海大遷徙獲得了國民黨海軍的協助,蔣介石為此專門撥款800萬元。
第一批文物共320箱,都是故宮文物的精華,由海軍輸送艦「中鼎號」裝載運輸。第二次運輸文物1680箱,數量增大,還另行租用了商船「海滬輪」。負責運輸第三批文物的是「崑崙號」,運走1248箱文物,其中故宮藏品972箱。本來計劃共運送五次,但因戰爭形勢突變,代理總統李宗仁下令停運而中止。由此,國民黨政府從大陸共運走2972箱故宮文物,雖只佔南遷文物四分之一,但多為精挑細選的珍品。
1955年,台灣成立「國立故宮、中央文物院聯合管理處」,但空間狹小,能展示的文物只有200件左右。1961年,故宮文物首次赴美展覽,促成美國國際開發署一筆88.8萬美元的巨額贈款。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新館正式成立。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後中央博物院歸併故宮博物院後,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運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至此,運台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的保存環境。1967年,台北故宮博物院首次接受贈品和外借品,1985年確立了每年預支200萬美元接收藏品的政策。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陶瓷器2萬多件,包括從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 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古代書畫近一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後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張宏的《華子岡圖》等;善本古籍有近20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硃批奏摺、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縱:34厘米,橫:119.5厘米
《黃州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簡稱《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後人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
【元】趙孟頫 繪《蘇軾像》
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
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將愁苦可憐的境遇,寫得如此大氣鬱勃,激情四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寒食帖》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開山之作。此貼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蘇軾將詩與書合二為一,通過有形的筆墨,融入情感的變化所塑造出了蒼涼的意境。從此,書法擺脫了程式化的實用束縛,進入了抒情達意的新天地,形成一種隱秘深厚、姿態橫生的獨特風格而意炳千秋。東坡先生的探索之功,永遠不可磨滅。後世的米芾、黃庭堅,無不受其創作思想的影響。
《寒食帖》在北宋以後傳承有序,歷朝都奉之為神品,明代董其昌在題跋里說,自己一生見過蘇東坡手跡三十多幅,這是最好的一幅。此卷於1745年左右進入清宮,乾隆欽題「雪堂餘韻」四字,將之藏於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毀,此帖流出清宮,由民間收藏。最初為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朴孫購得,曾於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受到書畫收藏界的密切關注。1918年轉傳到顏韻伯手中。當年12月19日為蘇軾生日,顏韻伯作跋記錄此事本末。1922年,顏韻伯遊覽日本東京時,將《寒食帖》高價出售給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
沒想到才過一年就趕上關東大地震,東京都陷於一片火海,菊池家遭受火災,無數珍貴藏品付諸一炬。在危機時刻,菊池惺堂冒著生命危險,隻身沖入火海,將最珍貴的《寒食帖》和李龍眠的《瀟湘臥遊圖》搶救出來,一時傳為佳話。一般認為,寒食帖上的過火痕迹,就是當時留下的,可見情勢之危機。
之後,菊池惺堂將《寒食帖》寄藏於友人內藤虎齋中數年有餘。1924年4月,內藤虎應菊池惺堂之請,作跋以記《寒食帖》從中國輾轉遞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屢遭美國空軍轟炸,《寒食帖》幸而無恙。
戰爭結束後,日本全國焦土,窮困之極,當時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王世傑見情勢有利,便派人到日本,從菊池家後人手中買回了寒食帖,讓國寶重回中土。王世傑是國民黨高官,在內戰結束前就到了台灣。上世紀八十年代,王世傑去世,台北故宮遂撥專款將他收藏的《寒食帖》購下,成為鎮館之寶,而且每隔數年,才能在秋季特展中展示一個月。
※小臣系方卣:傳世重器重回上博(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電影?音樂 | 如果時光能重來,我只想說一句:「老師好!」
TAG:環球精英YO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