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後蘇聯介入的三場戰爭,2場後果很嚴重

二戰後蘇聯介入的三場戰爭,2場後果很嚴重

二戰後,蘇聯為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地位,通過各種手段鞏固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企圖搶佔美國的勢力範圍來完成全球戰略部署。為此,蘇聯不惜介入或發動多場對外戰爭,最終也在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中被漸漸拖垮。

1. 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二戰結束後,幫助捷克重建國家的蘇聯擁有了對這個歐洲國家相當大的控制權,即使1953年後興起的「去斯大林化」運動也沒有令捷克政府實現徹底的自由。蘇聯的模式放在捷克這個國家身上非常格格不入,捷克國內的不滿逐漸堆積最終還是迎來了「爆發」。1968年,捷克的新領導層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漸漸有了脫離蘇聯控制的苗頭。為了加強自身對捷克的控制防止其投入西方國家懷抱,蘇聯決定對捷克發起軍事行動。

於是,蘇聯集結數十萬大軍壓境,與散布在捷克境內的蘇聯特工人員裡應外合,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捷克。因為捷克地勢易攻難守再加上蘇聯特工人員的內部瓦解,所以擁有近20萬兵力和500多架作戰飛機的捷克沒怎麼抵抗就被鎮壓,領導人杜布切克政權被推翻。蘇聯此舉確實重掌了對捷克的控制權,也推遲了東歐共產主義的分裂,然而這種武力入侵的方式令有緩和跡象的美蘇關係再一次緊張起來,也讓和蘇聯同一陣營的國家對蘇聯產生憂慮。

2. 蘇聯出兵阿富汗

與入侵捷克不同,蘇聯出兵阿富汗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全球戰略部署。受地緣條件影響,蘇聯只能成為一個陸地強國而非海洋霸主,但如果它能控制阿富汗再通過阿富汗南下印度洋,印度洋和波斯灣都會在蘇聯的控制之下,將對美國形成很大的威脅。

不過理想跟現實總是有差距的,蘇聯不但沒有一舉拿下阿富汗這個小國,反而在此耗費十年時間最終黯然離場。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中投入約10萬兵力,使用武裝直升機、高炮卡車、步兵戰車、自動迫擊炮、燃燒炸彈等武器,耗資數百億美元。可由於美國的援助和阿富汗的作戰環境過於惡劣,蘇聯最終接受「日內瓦協議」,撤離阿富汗。而這場非正義戰爭也為後來的蘇聯解體埋下伏筆。

3. 安哥拉內戰

安哥拉內戰是典型的美蘇通過局部代理戰爭來進行的一場對抗。安哥拉取得獨立後,國內的三大主要黨派安人運、安盟和安解陣便為了爭奪執政權而展開內戰。獲得美國支持的安盟和安解陣向安人運宣戰,僅獲得古巴派兵支持的安人運只好向蘇聯求助。蘇聯向安人運提供了大量先進武器和豐富的物資,安人運也建立了「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重創安盟和安解陣勢力,成為了後來的安哥拉政府軍。儘管蘇聯在戰爭的第一階段佔領了優勢,但這種誰也打不死誰的局勢迫使介入方坐下來進行和談。經歷過和談-無效-繼續內戰-和談-僵持-和談等過程,幾方勢力最終簽訂了停戰協議。

然而1991年蘇聯解體,安哥拉決定實行多黨制,卻因選舉結果引起安盟勢力不滿又再次爆發內戰。而這一次,支持安人運政府的變成了美國,最終安哥拉局勢得以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菌 的精彩文章:

從美軍利比亞撤離行動談氣墊登陸艇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運用
武器越高級越好?F-22這件事告訴我們簡單粗暴有時候也不錯

TAG:武器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