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這種病的孕媽千萬別生女兒!
坊間一直有傳聞:媽媽要是痛經,生的女兒也會痛經,生的兒子會得疝氣。
菌菌身邊有很多女性親戚也常常現身說法,就因為我老是痛經,害的女兒也痛經。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結論:痛經會遺傳!不過對男女的遺傳方式不同罷了。
看到這個說法,讓我想起了以前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叫「麥克林托克效應」。
有位叫做麥克林托克的女研究生,在做游泳教練的時候發現,同一個宿舍的女生一開始大姨媽時間各不相同,但一起住了一段時間後,她們的大姨媽會在同一時間到來。
為此她還特意對135 名17~22 歲不同月經周期的女生做了實驗,再次發現她們的月經周期開始慢慢相同,不僅僅是同宿舍室友,也包括了親密朋友間。
從此,這個女性生理同步的現象,就被科學家們稱為:「麥克林托克效應」。
但後來科學家們做了更嚴密的考察,月經周期同步其實是不存在的。
菌菌之所以跟大家說這個故事,其實是因為這跟「月經遺傳論」很像,都是用個例來做證據的,然後得出了一個並不嚴謹的結論,但人們以為它是正確的。
不過有研究顯示,原發性痛經似乎是有家族傾向的,家族有痛經史的話,女兒也可能會面臨痛經風險。
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症也被證實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一名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那麼其一級親屬的患病可能性比無血緣關係的人高出7倍。
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導致繼發性痛經的元兇之一。
因此,菌菌只能說,媽媽如果有痛經家族史的話,生下的女兒可能會比普通人患痛經的概率高一點,但要上升到遺傳的高度,就有些絕對了。
那麼,媽媽痛經,兒子會得疝氣嗎?
菌菌的答案是:絕對不會。
我們通常說的小兒疝氣,指的是腹股溝疝,是由於寶寶出生後鞘狀突管沒有完全閉合導致的。
簡單說就是腹壁上有一個洞沒長好,孩子哭鬧、排便、咳嗽等腹部需要用力的時候,肚子里的小腸、大網膜、卵巢等就會從這個洞擠出來,在腹部的表面形成一個腫塊。
從成因就可以看出,疝氣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發育不足,多發於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兒中,跟媽媽痛經沒有關係。
之所以會有痛經會遺傳的說法,據菌菌了解是很多媽媽生完孩子就不痛經了,而恰巧他們的孩子有痛經或者是疝氣的情況,於是就想當然地得出了痛經遺傳給孩子的結論。
不過,某些痛經確實是可以靠生孩子「治」好。
比如宮頸狹窄導致的經血堆積,流出不暢,從而引發了痛經。
通過陰道分娩,胎兒的確可以幫助媽媽擴張子宮頸管,而整個懷孕過程也可能會改善子宮的位置異常,生完孩子,經血排出順暢了,自然就不痛經了。
但這種情況很特殊,絕大多數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是生多少孩子都治不好的,而且生產還可能會加重痛經。
這是由於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可能造成宮頸或者宮腔粘連,引發經血排出不暢,導致繼發性痛經。如果產婦孕前就有痛經的話,生完後痛經還會加劇,之前不痛經的人反而還會開始痛經。
所以,想靠生孩子治痛經是不怎麼靠譜的,緩解痛經的關鍵是查明痛經的原因,對症治療。
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溫暖廣大女性的軍大衣,菌菌想說:做女人不易,痛經對於女人們來說,已經是不能承受之痛了,菌菌不希望你們因為一些莫須有的謠言給自己帶來過多的心理壓力。
有我在,你們覺得安心嗎?安心就點贊吧。
痛經,根據原因不同,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系統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時出現的經期反覆痙攣性腹痛,簡單說就是身體器官沒什麼毛病,但來大姨媽的時候卻痛不欲生。
這種原因占痛經的90%以上,通常在月經初潮後就會發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會得到緩解。
原發性痛經無法根治,但可以通過口服止痛藥如布洛芬來輔助緩解疼痛,此外口服短效避孕藥也可以緩解。
繼發性痛經:是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盆腔炎性疾病等。
繼發性痛經可能出現於任何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還會加重。
由於繼發性痛經是因為生殖器官病變引發的,因此及時治療痊癒後,基本就會消失。
參考資料:
ACOG:痛經:痛苦的時期
https://www.acog.org/Patients/FAQs/Dysmenorrhea-Painful-Periods
醫學微視:引起痛經的原因有哪些?
http://www.mvyxws.com/index.php/vod/play/id/3909
梅斯醫學:妊娠並不能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狀或延緩病程進展
http://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0ae130429bc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痛苦的月經期
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3150.htm
原創文章▎轉載請至後台諮詢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女性產後最尷尬的後遺症,不好意思去醫院,老公又嫌棄,你有嗎?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