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春日裡引導「宅娃」走向自然

春日裡引導「宅娃」走向自然

春日裡引導「宅娃」走向自然

李汝霞

「春天不是讀書天:掀開門帘,投奔自然。」教育家陶行知的短詩《春天不是讀書天》昭示,春末夏初,是最適宜開展戶外活動的季節。然而,比起父輩們在戶外瘋玩的童年,如今許多00後、10後更愛安靜地「宅」在家裡。「宅娃」越來越多,儼然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孩子待在家中,除了寫作業和看書外,主要是上網和玩手機。可以說,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宅娃」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前,孩子長期宅在家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似乎還沒有引起年輕父母的足夠重視。孩子長期宅在家裡,會導致身體素質差、性格變得孤僻、玩遊戲成癮、熱衷於網路生活,將來難以融入社會,不利於健康成長。一些家長雖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但對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家門、走向社會、走進自然卻束手無策。

如何把孩子重新吸引回藍天綠地中,還需家長花一番心思。對那些不善交際、不愛運動,被迫宅在家中的孩子,家長需要格外警惕,立即行動起來,幫助孩子從提升能力開始,逐步引導孩子走出家門,走進自然、走入社會。

家長想讓孩子成功「脫宅」,就要多鼓勵孩子結交好夥伴,周末和節假日多陪孩子去公園、博物館、運動場等孩子多的公共場合,減少孩子對不同人與環境的陌生感,通過鼓勵孩子主動交往,鍛煉膽量,開拓視野,錘鍊良好性格和氣質。同時,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積極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一起玩樂、學習的機會。家長要與孩子共同設計假日出行計劃,最好是幾個家庭帶孩子結伴出遊,一起體驗大自然,讓孩子在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中,學會合作分享、團結謙讓,學會理解尊重別人,學會溝通交流和自我表達。

(作者系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慕課打造灣區人才成長「立交橋」
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四個轉變」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