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引言:魯迅存世之時,關於他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魯迅逝世後,爭論達到了一個巔峰,一方面有十萬民眾自發送行,另一方面有蘇雪林之流揚言要將魯迅鞭屍。之後經過意識形態層面的拔高,對於魯迅的爭論一度停止。到了本世紀之交,「反魯迅」和「去魯迅化」的風波又一浪高過一浪。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魯迅先生

劉再復曾說:魯迅的研究史就是一部關於魯迅的命名史。筆者自認沒有資格為魯迅先生命名,只想從個人閱讀和成長的角度談談對魯迅先生的一個認識過程。我曾經討厭過魯迅,因為他老是出現在課文里。我曾經鄙視過魯迅,因為他的文章看起來不但不優美而且還有病句。我曾經懷疑過魯迅,因為他沒有寫過長篇小說。後來,我發現那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淺薄無知。


一、 我曾討厭魯迅那些不文不白的句子

很多人在中學時代都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我自小語文成績好,倒是喜歡文言文和寫作文,對魯迅也說不上害怕,只是有些討厭。每次一翻開新發下來的語文書,總能在目錄頁找到魯迅的名字,每次都忍不住心想:怎麼又有他?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從七年級開始直到高中結束,魯迅總能在每一冊課本里佔有一席之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和山海經》、《魯迅自傳》、《故鄉》……《》、《阿Q正傳》,語文老師們苦口婆心逐字逐句分析這些文章好在哪裡,但我覺得它們一點都不好。因為這些文章辭藻並不華麗,抒情並不感人,讀起來也不通順,還經常有錯別字。

初中時我喜歡讀席慕蓉和汪國真,讀席慕蓉是因為可以學著寫情詩,讀汪國真是因為寫作文時引用一兩句他的詩容易得高分。而魯迅的文章,除了應付無聊的選擇和填空題外,對當時的我來說沒有其他意義。再加上對出現在課本上的東西本能的反感,我不僅討厭魯迅的文章,還討厭他那張古板的臉。


二、 我曾懷疑魯迅的文學創作水平

到了高中階段,我也有十四五歲了,開始能感受到「最偉大作家」及「白話文第一人」這些稱呼的分量。我不禁懷疑,魯迅的文學創作水平,真的當得起這些稱呼嗎?當時我對小說最感興趣,不由拿魯迅和同時代的一些國外小說家進行比較。

和西方現代主義小說三大家相比,魯迅的小說既單薄又乏味。卡夫卡的小說故事線也並不複雜,但是他作品中透露出來的那種不安和迷茫令人感到絕望和惶恐。當時的我認為,魯迅所謂的深刻和冷峻只是因為他的表現力不強。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筆下的故事本身也並不有趣,但他們的藝術形式是極為天才的。與他們相比,魯迅的小說顯得古板、老套,就像小學生習作一樣。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卡夫卡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魯迅從沒有寫過長篇小說。最長的《阿Q正傳》也不過是一個小中篇,後期《故事新編》中的作品雖有向新天地開拓的意圖但也僅止於短篇。有一次聽到李敖說,魯迅長篇都沒寫過,哪裡稱得上白話文第一人?此後我更是認定,魯迅的文學創作力著實有限。


三、 理解了魯迅之後,我才明白魯迅的偉大

大學時候的我,跟很多文學青年一樣,自詡為文學青年,但對魯迅作品和《紅樓夢》等經典不屑一顧。直到有一天,偶然聽了余華老師的講座,他從《狂人日記》和《孔乙己》等作品的細節出發,從同行的立場出發分析了魯迅的偉大。連余華這樣優秀的當代作家,都覺得魯迅偉大嗎?當時的我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心想有必要好好細讀魯迅的作品。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余華

魯迅是一個注重編年的作家,我也是按照創作時間的順序讀他的作品。在寫《狂人日記》之前,魯迅還寫了一些文言小說和五篇論文。《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和《破惡聲論》這五篇論文都是用堅深的上古文言寫成的,我雖然自認文言文學得不錯,但讀起來還是頗感費力。那時我才發現,原來魯迅還有如此深的古文功底。原來,魯迅推崇白話文並不是因為他文言文學得不好,正如他棄醫從文也並不是像葛紅兵說的那樣——學醫失敗而從文。

《人之歷史》等五篇論文從人類史、科學史和文化史等不同側面分析了導致中國現狀的歷史緣由,旁徵博引大開大合,期望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清除一切不利於民族生存的因素。那時的魯迅,是把自己當成文化領袖和精神巨人的。但他失敗了,根本沒人理他。有了這個認識作為基礎,看到《<吶喊>自序》中的「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這句話時,我發自內心感受到了魯迅的孤獨。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孤獨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孤獨的,《》中的夏瑜是孤獨的,《明天》中的單四嫂子是孤獨的,《阿Q正傳》中的阿Q是孤獨的,那個時期的魯迅,同樣也是孤獨的。這種孤獨伴隨了魯迅的一生,但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體現。在五四前後是一種意氣風發的孤獨,在《吶喊》時期是一種想要尋求解脫的孤獨,而到了《彷徨》時期,則變成了一種迷茫無助的孤獨。

看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時,我深切感覺到了魯迅的變化。祥林嫂本來可以不問故事中的「我」那幾個問題的,但是魯迅讓祥林嫂開口問了。「一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那麼,也就有地獄了?」「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見面的?」對於死後的想像,是祥林嫂唯一的依託,這幾個問題著實沒法回答。那麼魯迅為什麼非要讓祥林嫂開口問呢?因為此時的魯迅面對中國的現狀,心中存在許多不知該怎麼辦的問題。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魯迅雖然痛苦,雖然無助,但他沒有放任自流,沒有感懷傷時,沒有怨天尤人,因為他想要解救許多像他一樣的無助者,因為他想要解救生死存亡之際的中華民族。因為他打從心底認為: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四、 了解文學史之後,我才明白討厭和懷疑魯迅的自己是多麼無知

看了胡適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後,我才明白從文言轉變為白話,那一代的作家們付出了多大努力。在十九世紀還有桐城派古文的復甦,二十世紀還有林紓用古文譯《茶花女》,更重要的是,新文化時期的每一個知識分子最初學習的其實都是古文。在這之前,中國文學中雖然已有千餘年白話文學的傳統,但其中仍帶著明顯的文言色彩。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魯迅作為白話文實踐中的第一人(理論上的第一人應為胡適),他語言上的文言化和西歐化本身具有極為深重的歷史內涵。再者,退一萬步講,這些和今天有所差異的語言也並不影響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更不存在誤導中小學生的問題。試問,有誰因為看了魯迅的作品而學差了漢語?

魯迅早年翻譯了不少外國文學作品,對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國作家更是有特別深的理解。魯迅和周作人發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之處在於:即使再墮落再卑微的人,他的靈魂也不是單一的,在惡中也蘊含著對善的追尋。但時代不允許魯迅從文學的角度剖析個人的靈魂,生死存亡之際的中國,需要的是一位旗幟鮮明的精神領袖。

同理,西方現代主義的寫法也不適合啟蒙時代的中國。為了喚醒麻木的國人,魯迅不得不犧牲藝術上的探索。或者說,魯迅將對於人的思索上升到了對民族的思索。他對民族性的批判,並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因為心系無窮的遠方以及無數的人們。

我曾討厭懷疑以及批判過魯迅,後來發現一切源於自身的無知

此時,我終於消除了對魯迅的所有誤解,同時也深切意識到了自己對魯迅的懷疑都是源於自己的無知。當然,魯迅也不應該被神話,他需要的是尊重。而好好讀他的作品,或許就是對他最大的尊重。

參考文獻:

魯迅 《墳》、《吶喊》、《彷徨》、《故事新編》、《華蓋集》

胡適 《白話文學史》、《中國新文學大系》

汪暉 《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劉再復《魯迅存在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