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異常可能預示身體存在某種疾病,中醫幫助辨證治療
舌頭是人體味覺感受器,舌黏膜是一種特殊分化的黏膜,上面分布有若干味覺感覺器——味蕾,具有辨別酸、甜、苦、辛、咸、淡等多種味道的功能。如果舌頭或身體其他部位發生疾病,就會導致味蕾感受器對味覺的感知能力下降或消失,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味覺障礙。所以,味覺異常是機體發生某種疾病的信號,這應引起醫生和患者本人的注意。這類味覺異常,可以通過中醫辯證進行治療。
【口苦】
多為肝膽有熱所致。感口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癥候,治宜清瀉肝膽鬱熱。方葯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口甜】
又稱口甘,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臨床上,分為脾胃熱蒸口甜和脾胃氣虛口甜。前者多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所致。表現為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飢,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治宜清脾瀉火,方葯選用瀉黃散或清胃散加減。後者多由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脾受津灼所致。表現為口甜而干、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作脹。治宜益氣健脾,和胃養陰。方葯選用益胃湯與四君子湯加減。
【口咸】
多為腎虛所致。如伴有腰膝酸軟、頭昏耳鳴、五心煩熱、盜汗遺精、苔少、脈細數等癥狀,屬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即腎陰虛口咸。治宜補益腎陰,滋陰降火。方葯選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口酸】
口中自覺有酸味,但並無酸水吐出。多為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口感酸者常伴有胸悶脅痛、噁心、食後腹脹、舌苔薄黃、脈弦等癥狀。治宜瀉肝和胃。方葯選左金丸與六君子湯加減。
【口臭】
口中出氣臭穢,自覺或為他人所聞。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胃火上蒸:舌紅或口舌糜爛生瘡,或牙齦腫痛,口氣熱臭,併兼有口渴喜冷飲、尿黃便干、苔黃等癥狀。治宜清瀉胃火。方葯選用三黃瀉心湯加減。
胃腸食積:口臭如酸腐,或夾有生食味,伴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噯氣腐穢、舌苔垢膩等傷食癥狀。治宜消食化積,可用中成藥保和丸或山楂丸吞服。每日2次,每次9克。
口腔炎症: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患有齲齒或口腔炎症。可用黃芩、藿香、石膏、生地各10克,甘草4克,煎水漱口。
【口淡】
口中味覺減退,自覺口發淡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多伴有食欲不振等癥狀。臨床上主要分為脾虛和濕阻兩型。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神疲氣短、腹脹便溏、舌淡脈弱等脾虛癥狀,治宜益氣健脾和胃。方葯選用六君子湯加減。後者可見口淡黏膩、噁心胸悶、苔膩脈濡等濕阻脾胃癥狀。治宜芳香辟濁,化濕醒脾。方葯選用藿朴夏苓湯加減。
要想治癒味覺異常,除積極用藥治療外,還應注意少食辛辣油膩食物,忌煙酒嗜好,防止房勞過度,保持口腔衛生。
(武漢市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孫勤國)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多地爆發麻疹疫情,預防該病及時接種疫苗是關鍵
※它看起來像紅薯,卻被譽為「神果」,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用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