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個杯子喝茶居然有「山泉效應」

這個杯子喝茶居然有「山泉效應」

東方瓷器,享譽世界,陶瓷是盛世的祥輝曾在絲綢之路上載望遠行,又在歷史軸輪中滿譽而歸......說到陶瓷界「藝術品」不得不提到的是—建盞。

建盞是黑瓷的代表,釉色青黑,銀光閃現,有水波狀、放射狀、水滴狀各色紋路,折射出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釉色,自然天成,熠熠生輝。

建盞,始於晚唐,興於宋。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看看建盞的「四奇」是什麼?

建盞的「四奇」之一:「山泉效應」

建盞外形古樸,手感厚重,建盞所用的坯體是含氧化鐵高達8%左右的有色粘土,用的釉料也是含鐵量很高的天然礦石釉料,當用盞品茶或是飲酒時,盞中的水就含有二價鐵離子,含有二價鐵離子的茶湯或酒水會出現山泉水效應,可有效提升口感,使茶湯(或酒水)渾厚滑順,韻味醇厚。親測用建盞喝十二年的陳年武夷岩茶,普通白瓷杯飲此茶有明顯酸澀味,而換用建盞飲此茶卻沒有,茶湯也十分順滑。並且,建盞喝酒,也能夠提高酒的口感,讓就滋味更醇厚。

建盞的「四奇」之二:底小口大,形同漏斗

建蓋蓋形設計底小口大,形同漏斗。這種設計其實也不是隨意設計,自然有其道理。

這種設計有利於茶香的顯現,而且在當時鬥茶的大環境下,此設計不僅可以方便茶筅對茶湯的擊打,也可以更好的觀察茶湯的變化,可謂一舉多得。

因此朱琰在《陶說》中說的:「宋代茶尚撇碗,以建安(今建甌)兔毫盞為上品。」

建盞的「四奇」之三:從內及外,高含鐵量

建窯黑瓷的胎質基本特徵: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為含鐵量較高所致;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較多,故胎質較粗糙,露胎處手感亦較粗。此胎土為建安所特有。

建盞可保溫,除此之外,建盞可以軟化水質,並且保鮮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防止變質。

建盞中不僅僅是胎,釉料中也有極高的含鐵量。兩者相互作用,才幻化出自然天成的斑點與流紋、精美絕倫。

建盞的「四奇」之四:斑紋多變、主看天意

一樣的胎土,一樣的釉料,在窯爐里的還原燒制氣氛下,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或是流暢的兔毫,或是羽化亮麗的鷓鴣斑,或是燦若星空的曜變。

一切未可知,一切或許不如意,但是一切又在於你內心慢慢領悟的體會。

「如窯一色,出窯萬千」,每隻建盞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斑紋在茶湯中搖曳,如夢如幻,令人愛不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花間的世界,杯中的乾坤 九雋 「舞盞」限量發售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