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營2019》會是下一個《中國好聲音》?
中國的偶像團體養成節目「啞火」的時間似乎來得格外早。
去年還被各路媒體追捧的「中國偶像養成元年」,今年就相繼拿到了一份「雷聲大雨點小」的成績單。10天之內,上半年愛奇藝與優酷的兩檔偶像男團選拔重頭項目(《青春有你》、《以團之名》)陸續收官的同時,也讓不少人心生疑問,它們什麼時候開始的?
《青春有你》總決賽UNINE組合誕生
繼《青春有你》、《以團之名》後,4月6日,去年偶像選秀的「香饃饃」《創造101》的兄弟版、偶像選秀節目(官方稱其為「大型青年團訓節目」)《創造營2019》在騰訊視頻登陸。
從貓眼專業版數據來看,該節目上線至今,累計播放量2.5億,歷史最高熱度曾一度達到9858,截至4月10日發稿,《創造營2019》實時熱度在眾視頻平台綜藝中排名第一,該綜藝的受關注情況可見一斑。
不可否認的是,《創造營2019》的關注度是可觀的,但尷尬的是,通過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的熱搜梳理,所有的關注度似乎都被這次「創造營」的「班主任」們給搶走了。
這也暴露了今年大部分偶像團體選秀節目面臨的共同問題,在沒有了像去年本身在飯圈就人氣超高的蔡徐坤、孟美岐、吳宣儀等這樣的人氣選手,也沒有了像去年初登場就牢牢抓住人眼球的陳立農、楊超越等,今年的偶像選秀節目,無論是剛剛結束的愛奇藝的《青春有你》、優酷的《以團之名》,還是剛剛登場的騰訊的《創造營2019》,似乎在前期選手這塊的引爆點和關注度銳減了不少,從而出現節目中的導師頻繁上熱搜的情況。
這樣的路數和結果似曾相識,不免會讓人聯想到另一檔節目,模式化了的《中國好聲音》,以及關於這檔節目提及最高的評價——「選手不紅,紅了導師」。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曾經備受年輕觀眾追捧的「偶像養成」節目遇到了什麼,才讓導師們不得不出面挑起帶熱一檔節目的重任。
為什麼今年的選手不被看好?
《青春有你》和《以團之名》結束了,但除了《青春有你》的總決賽燃起火花外,今年這兩檔節目只能用「啞火」來形容,而兩檔節目中的各路練習生們,也並沒有因此收割到多少流量,甚者沒有一位成功出圈,成為類似去年蔡徐坤、楊超越的角色。接下來是等待「質檢」的、騰訊大投入的《創造營2019》,但似乎前兩檔節目所面臨的「桎梏」,也正在給這檔節目帶來一些影響。
而以剛剛結束的《青春有你》為例,我們可以一窺這裡面的幾點原因:
第一,是整個網綜大環境,以及政策對於偶像養成節目的管控。2018年7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關於做好暑假網路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對偶像養成節目、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提出要求,即要組織專家從主題立意、價值導向、思想內涵、環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確保節目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
其中,「製作傳播正能量鮮明的青少年節目」與「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為製作偶像養成節目的標準及核心,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偶像養成節目中,對於選手從外表到內在的「個性化」展現。但年輕一代的追星群體,對於偶像的最核心訴求之一,便是個性鮮明。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通知》的出台成為這類偶像養成類網綜製作時「求新」「求異」過程中的第一大關卡。而少了選手在言行、穿著、形象等等方面的個性化展現,或者說削弱了選手們這方面的表達,也會對年輕受眾的關注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二,選手方面,優秀選手和自帶流量、話題選手的缺失已經成為一個不容無視的問題。單拿愛奇藝的兩檔節目來說,《偶像練習生》初登場,便有飯圈流量能力者蔡徐坤,以及因為范冰冰弟弟身份備受關注的范丞丞,但到了第二季《青春有你》,從第一期播出開始,觀眾、媒體便不自覺地將兩季節目進行對比,然而無論是選手的話題度,還是各方播出數據,後者總帶著點不盡人意。
蔡徐坤《偶像練習生》第一期
比如《青春有你》第一期讓不少觀眾意外的是,節目中初評級舞台上,沒有一個選手得A,這與第一季多達7位的A級選手相比,不免差距過大。而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顯示出《青春有你》這一季的選手相比之前的《偶像練習生》的選手,至少在初時,個人表現非常突出的並不多。
少了這些「拔尖」的選手,在話題和關注度上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去年第一期播出後,關於蔡徐坤、陳立農、范丞丞等人的討論已經充斥各種社交平台,為節目「破圈」開了個好頭,而今年節目第一期播出後,關於選手的討論似乎也多維持在圈內粉絲之間。
另外,從選手自身條件、綜合情況看,也有明顯不同。《偶像練習生》中,不少選手在參加節目前,便已累積了一些人氣,如蔡徐坤,在參加《偶像練習生》前,曾經參加過一檔名為《星動亞洲》的綜藝,進入前15強,後來去韓國訓練3個月,回國後組團出道。但《青春有你》中,除個別選手有出道或參加選秀的經歷,大多選手可以說是素人出身,早期人氣積累並不高。這多方原因加在一起,導致這一期從開播伊始,似乎便差了那麼點意思。
但隨著節目的播出,不可否認的是,《青春有你》中較為出色的選手也並非沒有,比如選手卡斯柏,其說唱與舞蹈能力在眾選手中都屬於拔尖的存在,可仍舊得了B級。不少網友覺得導師評判有失公正,但從節目的「男團選拔」角度來說,卡斯柏過於強的個性,雖然在個人賽中有不錯的競爭力,可一旦放進團隊,他與團隊的融合就成為了一大問題,極具個性的表現在這一點上反倒成了他的缺點。
因此有分析認為,除相關規定約束外,從選手角度來說,實力硬的優秀選手早在一波波選秀網綜中被篩選的差不多,導致《青春有你》中讓人眼前一亮的選手過少,直到節目結束,也未出現如《偶像練習生》中蔡徐坤等那樣的高人氣選手;而鑒於「男團」的選拔宗旨,又過於壓制個人特色,包括《青春有你》在內的偶像選秀或團體養成節目,「養不出」好選手,這也成為該節目初顯頹勢的另一大原因。
選手本身加之大環境的影響,使偶像選秀節目已是步步為營。在這樣的背景下,哪怕是最新出爐的《創造營2019》,從節目模式來看,通過任務、訓練、考核,讓選手在明星導師訓練下成長,最終選出11位選手,組成全新的偶像團體出道,這樣的模式,同樣未脫離偶像選秀的大套路。選秀節目爆發下,模式上缺乏新意,所以第三點,對於普通觀眾而言,無疑會產生審美疲勞。
第四點,粉絲是偶像養成的關鍵因素,如何通過節目聚集粉絲轉化成流量是關鍵所在。實則,偶像能養成,練習生除了必備的技能和顏值外,給予粉絲有關夢想、努力的精神寄託也是核心所在,這樣子的成功人設,去年有很典型的一位,也就是楊超越。
《創造101》楊超越
但在今年,雖然說上節目的選手們沒有特別突出的,也沒有完全白紙系的,而再走楊超越這樣的非議之路也不是政策約束和觀眾偏好下的討喜行為。再加上各家「偶像養成團體」的粉絲大面積上是重疊的,並且多以女性為主,她們還沒有好好消化完去年所支持的「夢想和努力」,怎有可能迅速建立為之瘋狂的「新牆草」,畢竟對今年節目來說,去年的開闢者們已經爆紅了。
《創造營2019》的導向:「中年idol」們的重新出道記
受前文所述的大環境及選手的「硬體不足」等問題影響,為保證節目人氣,提高話題度,節目方只能從本就自帶人氣與話題度的導師身上入手,《創造營2019》就是聰明的一例。
這一季的發起人是迪麗熱巴,創造營「班主任」分別為蘇有朋、郭富城、黃立行和胡彥斌。
從陣容來看,迪麗熱巴作為在當下年輕群體中極具人氣的流量小花,自然能吸引一波年輕觀眾的目光,身為當年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和80年代中國第一支偶像組合的小虎隊,則足夠吸引一波中青年齡層的關注,而這也幫助節目擴大了受眾年齡層的範圍,畢竟對於經紀公司而言是要捧出自己的人,而對於平台方和製作方而言,節目關注度是最大的要素。
除卻年齡圈層,從專業技能方面來看,有擅長各類舞蹈、風格多變的郭富城,從「團隊經驗」看,也有被稱為「男團鼻祖」、唱跳 表演等綜合實力強的蘇有朋;再加上對搖滾和嘻哈有獨到見解的黃立行,創作型歌手胡彥斌,這幾位各有所長的「班主任」組合,隨著節目的播出,極有可能引來一波各自領域內的粉絲關注,通過觀看節目中才藝或技能等的展示,成為節目的觀眾。「班主任」們號召力可見一斑。
因此早在《創造營2019》的預告片放出時,便有網友「預言」:節目播出後大概會火一批「中年idol」。
果然,第一期節目就沒有讓人們失望。在製造話題上,「班主任」也表現出很高的「配合度」。節目第一期,便是蘇有朋的隔空喊話:吳奇隆,陳志朋,我們該約吃飯了。以「中國第一男團」小虎隊為噱頭,掀起一陣情懷風,打開了第一期的熱度。
在後來的舞台展示中,蘇有朋又再次在自己的rap歌詞中提到王俊凱:「王俊凱說他爸才是我的粉絲,出道30年還沒退休,就是我的本事。」之後蘇有朋在微博上說明,其實王俊凱從沒說過那樣的話,並感謝王俊凱借出老爸幫他完成表演。但王俊凱隨後回復:「但是我爸真的是你粉絲」,這一系列互動,成為第一期開播後,第二個熱點。
《創造營2019》第一期新浪微博熱搜總結 來源於網路
這是節目播出後,與節目相關話題熱搜榜。諸如話題#蘇有朋rap提王俊凱#,據微博平台數據顯示,閱讀量達2.2億,#蘇有朋每天都在超話里#閱讀量達2.3億,而第一期播出後,關於選手的話題,其閱讀量和關注度相比導師,則是差距甚大。
也從這裡可以看齣節目方的心思,在節目播出前期,選手本身沒有話題度的情況下,便只能通過炒「班主任」的話題,增加節目的熱度和播放量。也所幸,這一屆的「班主任」,足夠配合。
導師與選手的平衡,會是「中年有你」、「再造營」嗎?
這樣的套路,不免讓人想起當年全靠導師「搞事情」的《中國好聲音》。導師之間的插科打諢,搶奪學員時的各出奇招,你來我往間碰撞出的各種火花,一直以來是《中國好聲音》的最大看點之一,也是節目每每播出後,微博熱搜話題的最大提供者。
這樣的表現在第五季時尤其明顯。已經播出四季的《中國好聲音》,到了第五季時,觀眾審美疲勞,「好聲音」選手們特色不鮮明,本身也不再有更多的亮點及話題度,撐起收視率的任務便多數落在了導師身上。
如第五季新加入、同樣也是最亮眼的導師李健。早在《歌手》等節目中,早已打上「冷幽默」、「段子手」標籤的他,到了《中國好聲音》的舞台上,將這些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李健憑藉著讓人出其不意的反套路發言、頗有底蘊的出口即成章的評論方式,和庾澄慶在台上的各種互動,著實為節目圈了一波粉絲。甚至有人稱,李健的加入,抬高了整個節目的文化層次。
《中國好聲音》李健劇照
從豆瓣評分上看,《中國好聲音》開播後,五季的豆瓣評分分別為7.8,6.4,5.8,5.9和6.2,到了第五季評分相較第三季與第四季明顯出現回升,導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覷。
或許是這樣的模式「拯救」了《中國好聲音》,也讓其他節目打開了新的思路,比如偶像養成(選秀)類的綜藝節目。在選手自身話題不高,或者節目尚未打開局面之時,讓導師們通過製造話題、自身表現增加節目的可看性,提升節目的關注度,也成為一種「新流行」。
這樣操作下,不免亮出了「雙刃劍」的另一面,在導師帶火節目的同時,讓人們將關注的焦點著重放在導師身上,忽視選手們的存在,進而造成隨著節目的播出,「選手不火,導師火」,更有甚者,出現諸如前文提到的網友口中的選秀節目選的是「中年idol」的情況。
畢竟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相比青澀的選手們,導師們通過向觀眾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的同時,其待人處事、言傳身教等高情商、個性化的表現,極容易再圈一波粉絲,或成功轉型,或開啟事業的「第二春」。
在如今偶像養成(選秀)類節目頻出的當下,選手質量參差不齊,選手話題性遠不如以往之時,大部分節目又不能通過形式或模式的創新製造新的關注點,導師的作用被進一步凸顯也是可以預見的,甚者不少節目還會選擇靠導師製造熱度,作為節目吸睛的重要手段。
但對於這類節目而言,如果將人們的話題和關注點引向了導師,雖然可以製造話題,但就像一把「雙刃劍」,節目或許會獲得不少關注,也可能會引發一些討論,但卻因為這樣的操作,讓青澀的選手與成名已久的導師「同時競逐話題榜」,有可能讓人們忽視選手的存在,削弱了選手在節目中的表現,從而偏離了節目的根本,也就是選出年輕的、有潛力的新偶像。
借用導師的號召力提升節目關注度沒有錯,走「《中國好聲音》式」的導師帶火節目模式也沒有錯,但如何在這類以「選出年輕偶像」為重點的節目中,在導師與選手之間做好平衡,才是此類節目要繼續下去應該要著重思考的問題之一。畢竟,平衡不好,極有可能就會在網友口中變成「中年有你」,或者「再造營」了。
當然,我們相信無論是節目方,還是寄希望挖掘偶像市場的資本方都不會樂見這一結果。畢竟,導師們早已成名,自有他們的天地。偶像市場、或者說偶像經濟的「原動力」還是在那些青春正當時、擁有夢想、且努力拚搏的年輕人身上。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