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少年偵探社》本以為是影視化的魔宙,實際上是口水化的咪蒙
文/馬慶雲
4月11日晚間,電視劇《民國少年偵探社》開播。這部電視劇講的是民國年間,四個性格迥異的青年開設偵探社專門察訪懸疑案件的故事。該劇的男主角角色設定,是一位深諳探案的帥氣青年。而男配角則是一個有權有勢的軍閥家的公子。其中,又涉及到了一位年輕名伶和一位同樣有志於查案的女青年。
可以說,這樣的角色設計,與「魔宙」推出的系列故事路數是一樣的,甚至於有「雷同」的嫌疑。尤其是男二號軍閥家公子的設定,多少與「魔宙」當中「周庸」的性格特點相似,遇到需要權勢出馬的地方,就調動這位軍閥家的二代來平事兒。電視劇《民國少年偵探社》多少讓人覺得,這是不是影視化後的「魔宙」呢?
不過,遍查網路及其電視劇的字幕內容,都無法發現這部《民國少年偵探社》與魔宙方面有什麼直接聯繫。只能說,這個劇情人物的設定,和偵探探案的內容,都與魔宙方面高度相仿罷了。估計它們是英雄所見略同。
但是,這部《民國少年偵探社》在故事呈現上,與魔宙的差距非常明顯。魔宙方面,目前依舊只是文字版的故事內容,講求的是直接進入故事,直接開始偵破案件,讓讀者在這種直接明快當中獲得懸疑跌宕的快感。這部《民國少年偵探社》缺少的便是這種直接氣質。
在首集當中,只有兩處偵案。一處是男主角車站接人,破獲一個小偷案件,算是小試身手。另一處,則是接風舞會上有人從高處摔下,兇手不明。兩個案件,竟然足足演了一集。這是絮絮叨叨的表現。《民國少年偵探社》有故意耍酷的意思,但這種耍酷已經嚴重拖沓了劇情內容,傷害到了懸疑故事本身。
例證一下。在開場小案件當中,男一號在車站要抓一個小偷。其實,這個段落可以拍攝的非常乾脆,用最快的速度推進劇情即可。但是,在《民國少年偵探社》當中,對這個橋段地呈現卻是男一號跑酷式的耍酷,缺少了電視劇應有的敘事節奏,磕磕巴巴的不好看。乃至於後面的有人高空墜落,也是鋪墊了近一集的內容,才最終結尾部分扔出這麼一個包袱來。這種絮叨,顯然是故事懸疑性不足,人物胡鬧來湊齊。
當然,魔宙的好看之處在於,總能在懸疑的內容當中,找到讀者感興趣的點,尤其是與讀者有關係的點。而這部《民國少年偵探社》除了讓主角們耍酷之外,在真正的懸疑看點上,製造的過分薄弱了。這些懸疑內容,與觀眾本身的生活毫無關係可言。沒有關係,就沒有觀眾的審美移情,就只能淪為鬧劇,讓觀眾看演員們的哈哈笑了。
因此,在這部主打偵探題材的電視劇當中,我們卻只是看到了口水化的民國小青年們的舞會故事,這個故事更像是咪蒙樣子的無病呻吟。影視劇的類型非常重要,愛情劇就演愛情,偵探劇就演偵探,非得把愛情和偵探使勁雜糅起來,不會獲得好的收成,總給觀眾一種胡亂雜交的即視感。
偵探劇情,尤其忌諱咪蒙式的油膩。在《民國少年偵探社》當中,軍閥家的公子戲份最多,多少帶著編劇老師意淫軍閥家勢力的味道。這位公子與當下的富二代們本無二致,沒事兒閑的罷了。可這樣的有閑階級,卻在劇中承載了過分的油膩橋段,造成整部戲的節奏異常緩慢。偵案才是主題,油膩與耍酷喧賓奪主了。
其實,我們一直缺少優秀的偵探類影視劇。究其原因,就是偵探式的劇情,往往無法與真實的生活聯繫起來。劇情內容本身無法提供一種觀眾審美的代入感,無法用真實生活當中的跌宕劇情「嚇唬」觀眾。像《民國少年偵探社》這個電視劇,將影視劇的時間背景設計在民國時期,也是避諱了當下。
但偵探劇,也唯獨當下的,才好看。觀眾就喜歡看看自己生活的周邊能發生什麼離奇的事情。但若是影視劇過分離奇,則勢必面對現實生活可是如此的追問。這是目前偵探劇的尷尬所在,也是魔宙等偵探故事無法影視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從傅藝偉到王麗坤吳謹言,蘇妲己更迭,影視劇美女審美變遷三十年
※千萬別笑話《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女版《那些年》是真有趣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