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一位網友對信息社會的批判和焦慮根源的深挖,夠狠夠精準!

一位網友對信息社會的批判和焦慮根源的深挖,夠狠夠精準!

活著有活著的焦慮,死亡有死亡的焦慮。

學生有學生的焦慮,老師有老師的焦慮。

醫生有醫生的焦慮,患者有患者的焦慮。

創業有創業的焦慮,打工有打工的焦慮。

各行各業都有焦慮,我們似乎已經被焦慮所包圍。

——題記

一位網友對信息社會的批判和焦慮根源的深刻挖掘,夠狠夠精準,而且也夠深刻。具體他是如何批判和深挖的呢?請看他總結的5個要點:

1,中國,一個盛產焦慮的地方,焦慮的代名詞。

在中國,你幾乎可以在任何一個行業,觀察到某種肉眼可見的焦慮氛圍。中國,已經成為焦慮的代名詞。如果做一個全球調查,你會發現,中國人可能是生活得最不踏實最沒有幸福感的。

大家幹什麼都要走捷徑,賺錢要賺快錢與熱錢,宣傳要做病毒式的無腦營銷;做產品的,也彷彿在玩俄羅斯轉盤,賭一次,再賭一次,苦苦等待幸運女神的眷顧。

資本們惡狠狠地衝進一個新行業,通過野蠻掠奪汲取利益並摧毀生態,然後一邊感慨這屆消費者不行,一邊又將迅速目標瞄向另一個新興產業。

無演技的小鮮肉們在熒幕上大行其道,爛片齊出;水軍與大V們,在網路上成為控制輿論走向的喉舌,聲嘶力竭地要為『民』發聲。短視頻、短咨訊以及短閱讀大行其道,每天推送的信息,渴望填滿用戶生活中的每一絲殘留間隙。

網路時代,信息社會,每個人都有無數渠道,獲得各種信息。

久而久之,人們開始產生一種自信,相信他們看得越多,所做的決策便能比別人更加富有遠見。其實,他們看得大部分都是無用的垃圾,跟提高人的心智完全不搭邊。

2,思考和讀書才是最實實在在的提升和心靈滋養。

每一次的股市熱潮興起,當街邊電腦都不怎麼會用的大爺大媽們也在激烈討論各種股價曲線與傳播內部消息時,通常就是股市大跳樓的開端。

這個割韭菜的小遊戲,玩了一遍又一遍。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股市的意義在於投資,而非投機。

信息社會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永遠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人們享受著便利和快捷,另一方面是個人注意力的潰散,人們的思維變得極易被外界操縱。

在信息轟炸下,個人的判斷和價值體系正開始逐步的缺失和斷裂。

人們在網路上遵從本能,不斷選邊站隊,在不同的信息源下抱團,以匿名的方式,用文字宣洩無意義的情緒。可以隨意的吐糟和說髒話,看似自由,其實已經墮落得連自己都不認得。

信息社會,很少有人,能安靜獨處,去深入地思考人生,思考命運,思考宇宙的浩瀚以及自身的渺小。更很少有人去安下心讀詩,讀書,求得內心的一方凈土世界。

很多人認為,思考這些事情是無用的,賺錢才是有用的。

可惜,他們沒有理解思考深度的重要性。思考深度能帶來視野的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視野,能讓你提前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危險,識別出別人意識不到的機會。視野,能讓你在危機中,看見機遇;在狂熱中,保持理智。

而讀書能改變你的氣質,就像你多年前吃過的飯菜,它們已經變為你的骨頭和血肉,滋養起你長大的身軀。以後別再做那些說讀書無用的傻子了,如果你繼續堅持這種想法,早晚要為這句話而付出代價。到那時,早已為時已晚,因為人生已過半百,你即便想讀書,也再沒有往日的心力和精神了。

信息泛濫的社會裡,最值錢的早已不再是各種信息;而是能夠快速整合與利用信息的深度思考能力。

3,努力,只是一個被人類謊言編織起來的看似能改變人生的幻覺。

很多人心中的焦慮,其實與他們的努力息息相關。努力得越多,期待越高,得不到時的失望自然也就越大。

現實中,這樣的人很多,人們以一種很努力的方式奮鬥,最後一無所獲。看似懂得了很多道理,其實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看似很努力的樣子,卻依然在為自己的明天的溫飽和住宿而發愁。

每當他們開始懷疑,努力這條路的正確性時,其他人便會用那些更努力而獲得成功的例子,告訴他們。他們的不成功,是因為努力的程度遠遠不夠。

可惜,在錯誤方向上的盲目努力,只會導致更大的災難。那種沒有能力、沒有用心鑽營的堅持,直到演變為人生的災難後才能給當事人以當頭棒喝,讓他明白實力和思考的重要。

納粹集中營里的屠夫,加倍努力的工作,結果也只是增加集中營里的死亡人數,讓其日後被清算時的罪行,更加深重。試問,屠夫為了追求生活的美好而努力工作,有錯嗎?

當然,這裡並非片面否定努力的重要性,而是希望,那些被現代勵志雞湯反覆洗腦的人,能意識到一點:努力不是萬能葯,努力也分為有意義的努力和無意義的努力。無意義的努力越多,不正確的衝動抉擇越多,人生所遭遇的挫折和不可挽回的災難也就越多,焦慮自然也會越來越多。

4,我們為何會焦慮、不安,乃至失眠?

現在的中國,到處散發著焦慮和不安的氣息,人們工作前,吃飯後,都在談論如何一夜暴富,但真的能做到一夜暴富嗎?就算天上掉了500萬,你拿它來幹什麼呢?如果得到了這些錢,你直接去吃喝嫖賭抽了,那人生還有什麼可持續的意義呢,我們拿什麼去讓下一代為我們而自豪和驕傲呢?

信息社會中,每個人都心懷浪費時間的焦慮,試圖每天趕緊努力做點什麼,恨不得用最快的速度把飯吃完,把工作做完,然後沉入到無邊無盡的肉體慾望之中。

有趣的是,恰恰是人們對於浪費時間的焦慮,才真正的讓人們在不斷的浪費時間。

如果你仔細的觀察生活中的拖延症患者,甚至僅僅只是觀察自己,你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並不是拖延導致焦慮,恰恰是焦慮導致拖延。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問題的病根所在,才是我們喪文化的眾多心理動因之一。

比如,手邊有重要事情需要馬上去完成時,是不是想刷手機和無關雜事的吸引力會越發強烈?

當這種心理佔據上風,你最終結局往往是一直拖到最後,實在沒有時間了,完不成這件事會導致無可挽回的災難性後果時,你終於帶著一種強烈的求生欲,開始拚命趕工。

從打遊戲拖延作業的小學生,到刷手機拖延工作的成年人,年紀變化並未改變我們拖延的習性。

5,信息社會,焦慮才是拖延的最大誘因。

為何我們會焦慮呢?為何古代人即使在面對生死時,也不像我們現代人活著如此沉重和不安呢?這些問題,也許是人性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如果我們能搞清楚,我們完全可以具備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永恆性的超級能力。

人往往會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以及落後於他人,而在焦慮下驅使下,馬上做出努力,快速決策。

結果,長期努力無效後,他們真正浪費了大量時間,錯誤的決策後,他們真正慢人一步甚至無數步。互聯網的口號之一不就是快魚吃慢魚嗎?

這種瀰漫於整個社會的焦慮,已經凝成實體,深入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將一個個鮮活並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生命,牢牢鎖死在格子間和流水線的狹窄囚室中。

被囚禁之人,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成為監獄的監管者,維護這座焦慮監獄的秩序。

任何一個想脫離隊列的另類,都將承受來自周邊人群的巨大壓力。

為什麼你不努力與大家保持一致?答案可能就在別人奇怪的目光里。

在《烏合之眾》中,作者其實已經為我們揭示了部分真理,即大多數人為了保持熱鬧或者看似不孤獨,看似很合群的樣子,寧願違背自己的心思,與同樣的大多數人站到了一起。

對於這種心理現象,齋藤孝在《孤獨的力量》中這樣說:現代人都非常恐懼孤獨,或因此便分外想要和他人結伴而行,甚至可以稱得上「沒有朋友就恐慌綜合症」。實際生活中,一旦說自己「沒有朋友」,幾乎肯定會被當成人格問題者對待。正因為懼怕「沒有朋友」的狀態,所以很多人對於本來沒什麼必要來往的人也會一直與其保持來往。如果說這樣能令你感到舒適,那也算是一種生活方式。但假如這樣的生活無法滿足你的本心,不能令你積極地理解獨自生活的真意,而只是勉強打發時間過日子的話,那麼這些碌碌無為的時光等同於是在稀釋你的人生真味。

這個問題比較抽象,我們可能沒什麼感覺。可以將問題具體化,變為一些更熟悉的日常問題,比如:這次考了多少分?哪所大學畢業的?是不是985,211?在哪個行業?工作是什麼?工資多少?幾套房?買車了嗎?找對象了嗎?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生二胎了嗎?

再想一想,身邊有多少人,會像下面這樣問我們:最近過得幸福嗎?熱愛你的工作和行業嗎?這次是不是又從失敗里收穫了不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你畢生追求的幸福是什麼?你覺得對人生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等你回答完以上這些問題之後,你將會發現,你心中的焦慮,究竟從何而來。

呵呵,文章的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做加法的時代早已離去,做減法的時代已然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我的心靈筆記偶感:在雜亂的心靈密林中探索生命之源!
關於六祖慧能的智慧故事,太啟智了,連看數遍!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