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WeWork 正式在中國推出「創新平台」,為初創公司提供增值服務

WeWork 正式在中國推出「創新平台」,為初創公司提供增值服務

WeWork 正式在中國推出「創新平台」,為初創公司提供增值服務

WeWork Labs 正式在中國落地了。

WeWork 稱 WeWork Labs 是「全球創新平台」,不過,它實際上更像是 WeWork 針對初創公司的產品線。之前 WeWork 一直有租賃辦公空間給初創公司,2018 年它正式成為了一塊業務。也許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成為 WeWork 客戶後,有必要給不同租戶提供差異化產品。

加入 WeWork Labs 的初創公司能用比同等位置的普通會員低 10-25%的價格獲得更多的服務。除了固定的工作空間之外(以及普通會員也享有的每周活動和狂歡夜等等),WeWork 會為 Labs 會員提供計劃經理、投資者和導師介紹和研討會。Labs 將有一塊獨立空間,並配有一名熟悉當地創投行業諮詢師。

是否能進入 WeWork Labs 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WeWork Labs 全球負責人 Roee Adler 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創業的熱情和承諾更重要,公司規模、收入或人數都不是問題。這也是 WeWork Labs 和加速器或孵化器不同,它們有點像初創公司的乙方,提供一些增值的服務:WeWork Labs 向初創公司收費,而不是給它們投資。

接受採訪的高管多次強調 WeWork Labs 不是初創企業孵化器。但它其實有做加速器的打算。WeWork Labs 大中華區負責人黃迪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未來他們會和阿里以及第三方建立投資基金,投資 Labs 的初創公司。

實際上,WeWork 已經開始做加速器項目了,目前只有紐約有:它在 3 月宣布設立了 WeWork Food Labs。和 WeWork Labs 不同的是,食物實驗室項目中有一個加速器:WeWork 每期會投入 100 萬美金給 10 個左右入選加速器項目的食品或農業公司。食物實驗室的加速器時間跨度為 5 個月。

WeWork 做「食物實驗室」 跟它對可持續的追求有關。此前,它劃清了和肉食的關係:聯合創辦人 Miguel McKelvey 在 2018 年 7 月向全球 6000 多名員工宣布,公司不再補助任何肉食餐點,同時 WeWork 舉辦的活動中也不再提供紅肉、禽類或豬肉。在選擇入圍食物實驗室加速器公司時,他們也重視公司和產品的可持續性。

Roee Adler 說它的食物實驗室項目未來也會來到中國,WeWork Labs 還在找食品行業的合作方。

此次,為了讓 WeWork Labs 對於創業者更有吸引力,它在中國找了三個合作方:阿里雲、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創業者加速器,這三者將和 WeWork Labs 會員提供一些國際商業交流計劃和創業比賽。另外,阿里雲也將為 WeWork Labs 中國會員提供在線資源和產品(比如雲伺服器等)。

試運營了半年,WeWork Labs 在上海開設了 3 個辦公地點,目前有 46 家會員,都是初創公司。活動當天,他們邀請了一些會員代表為新項目「代言」。一家給旅遊者提供目的地健身房的信息的初創公司——FitTripper 是其中之一。其創始人張婷提到了 WeWork Labs 的星球計劃,她在去紐約出差時,用到了當地 WeWork Labs 的資源:社區接受了導師的指導。

除了上海已有的 3 個空間,WeWork Labs 將在上海市場增開空間,並進入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它預計將在 2019 年內在中國增開 8-10 家 WeWork Labs 。

WeWork Labs 可能遇到問題是: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創業不那麼熱了。據清科私募通,在連續 6 年增長後,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在 2018 年募資額下降了 25.6%。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 屆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僅有 4.1%的應屆生選擇創業,比半年前的 4.78%繼續下降。在這之前,打算創業的畢業生佔比已連續兩年下降。

不過 Roee Adler 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他說:「我認為,長遠來看,中國的初創公司一定是會增長的。」

2018 年,WeWork 的收入為 18.2 億美元,同比翻倍。但虧損同樣大,為 19.3 億美元。它的辦公入住率從 84%下降到了 80%;而每位會員帶來的年收入也從 2016 年初以來持續下降:為 6360 美元。在給《華爾街日報》的回復中,它解釋道:入住率下降因為辦公空間的擴張,而會員收入下降是因為整個市場的成本降低。

公司副主席 Michael Gross 表示他們手上還有 60 億現金。不過,也有消息稱軟銀的願景基金(背後是沙特和阿布扎比)已經不太願意給這家公司投錢了。

近年,WeWork 做出了一系列收購:為辦公室租戶需求服務的平台 Managed by Q、紐約的「創業者社區」及共享空間 Betaworks Studios、會議管理平台 Teem、做辦公空間分析的 Euclid。還有一些跟 CEO Adam Neumann 個人興趣相關的投資:參與領投 3200 萬美元給主打自然食品和「清潔標籤」的食品公司 Laird Superfood、買下西班牙衝浪設備公司 Wavegarden,還有收購紐約的小學 WeGrow。

題圖來源 WeWork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娛樂:《怪獸電力公司》將拍衍生劇,新海誠新動畫首曝預告
餘額寶取消限購,但其年化收益率已普遍低於 3%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