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研發出無創驗血感測器;紐約麻疹疫情惡化
【今日封面】
3月下旬,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在某海域開展大強度實戰化訓練。李維 攝 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純科技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大程課題組在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基於內剪切反應的石墨烯場效應晶體管感測器,實現了對羥基自由基的檢測。
超音速飛機模擬圖。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道,一種吸氣式火箭發動機的關鍵部位成功通過測試,距離以5.5馬赫飛行超音速飛機更進一步。它能從大氣中「呼吸」空氣,而現有的火箭發動機需要攜帶氧氣補給,相比之下,其燃料效率更高,重量更輕。預冷卻器技術還可用於混合動力航空以及超高速飛行領域。
健康匯
立陶宛科技創新局9日宣布,立陶宛研究人員新開發出一種血液分析感測器,可在不侵入皮膚的情況下獲取血液的某些參數。目前,這種血液分析感測器尚處於實驗室測試階段,計劃兩年後投向市場。下一步,研發團隊計劃讓這種智能感測器「學習」健康人的血液數據,通過將測量數據與健康人比對從而準確預測相關疾病。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美國紐約市從去年10月以來爆發麻疹疫情,規模為近30年來最嚴重。為防止疫情惡化,當局9日宣布疫情集中的布魯克林部分地區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居民必須強制接種疫苗,違者將被處罰1000美元。這是紐約市首次使用強制接種疫苗手段對抗疫情。
消息站
2014年以來,以長安大學彭建兵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黃土重大災害及災害鏈的發生、演化機制與防控理論」,聯合成都理工大學、蘭州大學的科研人員在甘肅省和陝西省兩個黃土滑坡頻發地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經過五年聯合攻關,團隊成功實施了4次黃土滑坡臨災預警。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項目初步設計方案,日前獲得中科院批複,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進入投資概算審評階段。
看天下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日報道,越南韓松洞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天然洞穴。近日,三名潛水員潛入水下77米的地方,發現一條深邃的海底水道,並大膽推測,這條通道很可能連接另一個巨型洞穴。預計明年將繼續下潛勘探。
資料圖
近日,義大利科學家通過研究達芬奇的一幅畫作,發現並認定達芬奇能夠同樣靈活地使用左右手,可以任意使用左右手進行作畫。據悉,義大利專家和修復師的此項發現,恰逢達芬奇逝世500周年。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拔U盤不用再點「安全彈出」了!網友:我點過嗎?
※警告:一種致命的超級病毒正席捲全球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