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估值下調超200億美金提交招股書,Uber還能徹底甩開Lyft嗎?

估值下調超200億美金提交招股書,Uber還能徹底甩開Lyft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美股研究社

周四,備受期待的"全球網約車上市第二股"Uber終於向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紐交所上市,代碼為"UBER",於近期開始路演。

有傳聞透露稱Uber擬募資額將是100億美元,可從Uber在招股書中透露的情況來看,Uber目前登記在最高融資額只有10億美元。

儘管很多公司實際的募資額與最高融資額幾乎不符合,但Uber此次IPO或將成為2019年美國股市最大的典型案例。如果真想完成100億美元的實際募資,在一開始被高估的"網約車第一股"Lyft跌破發行價後,Uber能否給出一個合理的投資理由是關鍵。


營收虧損增長均迅猛 跌破發行價的Lyft導致Uber估值下調超200億美金

作為一個新銳細分領域的企業,目前全球股市都只有Lyft的業績和市場表現對標下Uber,雖然Uber的營收和市場規模比Lyft都要大不少,但這依然不能避免對Uber感興趣的投資人基於Lyft的市場情況給予Uber一個預期的投資價格。

3月29日,Lyft首次公開募股。在上調了IPO定價後,上市首日,Lyft當天開盤價為87.24美元/股,較發行價(72美元/股)上漲21.49%,收盤價78.29美元/股,高於發行價。

原本以為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Lyft作為網約車第一支股,或許就可以趁勢持續提升股價,但從第二個交易日開始,Lyft的股價就一直跌跌不休。根據美股研究社的觀察顯示,目前Lyft僅有61.01美元,跌破發行價的Lyft股價上揚並不容易。

紐約大學教授Aswath Damodaran認為Lyft的目標價格應該會穩定在59美元左右。他表示:"駕駛是自由的,客戶也是自由的,這整個事業不存在黏著性,這是整個汽車共享服務產業的問題,不只Lyft會遇到。"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核心還是在於Lyft沒能在盈利方面給到人們足夠的信心。受到Lyft的影響,原本Uber的估值最高達到1200億美元,但如今只尋求900億到1000億美元的估值。


Uber營收和市場份額遠高於Lyft,增速與盈利能力還將是大考驗

Uber200億美金以上的估值就這麼被Lyft影響,核心原因就是Uber在美股市場能對比的上市企業只有Lyft。

從營收和市場份額上,雖然Uber比Lyft都更有優勢,但實際上也是虧損更多的結局。

根據Uber財務數據顯示,優步在2016至2018期間營收分別為65億美元、75億美元、100億美元,虧損額分別錄得28億美元、 45億美元、33億美元。

相比之下,在Lyft招股書中,Lyft在2016至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3.43億美元、10.59億美元、21.56億美元,同期對應的凈虧損分別為6.82億美元、6.88億美元、9.11億美元。三年虧損22.81億美元。

這意味著Uber的虧損額是Lyft的三倍。從市場規模上來看,Lyft還是一個僅僅在美國本土發展的公司,並且也市場份額遠低於Uber。而Uber作為一個國際化的企業,並且還在卡車、共享電動滑板車等多元化業務方面發展不錯,可其虧損金額依舊無法得到遏制,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Uber的商業變現能力。

數據顯示,優步的增長也在放緩。2018年第四季度的營收為30億美元,環比僅增長2%。雖然同比增長率達到25%,但遠低於第三季度38%的同比增長率。從某種解釋上來說,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整個市場基本飽和,未來上升空間縮小的表現。

但相比之下,Lyft這家更為專註的"小公司",反而開啟了瘋狂的加速模式。從上述的營收情況就可以看出,2018年Lyft獲得21.56億美元營收,這已經差不多是2017年的兩倍,而虧損增長比例也得到抑制,似乎Lyft在成本控制方面比Uber更好。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底,Lyft活躍司機人數為1,860萬人,幾乎是2016年底人數(660萬人)的三倍。

從數據上來看,Lyft的增速明顯高於Uber,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這也並不能說明Lyft未來一定會有實力在營收方面達到Uber的標準,但這確實也可以說明Lyft和Uber所在的網約車市場要距離飽和還有一段時間。

Uber的體量比Lyft大很多後,如果因為多元化業務和國際化進展而被Lyft搶走了更多市場,這是Uber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是Uber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難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比Lyft擁有更多業務和更大市場營收的情況下,如果Uber無法有效遏制虧損的增長速度,如果Uber不能對外表現出其更強的商業變現能力,也許不止是此次估值下調200億美金,廣大投資人也會用實際行動認為Uber在市場估值中被過高期待了。


甩開Lyft甚至滴滴都有希望,Uber=滴滴 美團 滿幫集團 摩拜

不錯,整體來說,Uber未來發展的想像力比Lyft高太多。從Uber招股書全文中我們發現有幾則數據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在Uber9100萬月獨立訪問用戶中,已經有超過1500萬人使用過一次Uber Eats,總預訂額為25.6億美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的11.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8.6%。目前,Uber Eats包括了全球500座城市的超過22萬家餐廳,並且出行 外賣的模式似乎已經得到市場驗證。

2018年全年,美團外賣年收入為381.4億元人民幣。雖然目前Uber Eats的年營收還沒有達到美團這樣的標準,但依託於Uber在全球各大城市本身擁有出行業務做支撐和用戶倒流,總收入已經擁有170多億人民幣的Uber餐飲外賣,這是未來Uber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部分。

第二:自Uber Freight於2017年5月在美國發布以來,Uber已經與超過3.6萬家承運商簽訂了合同,這些承運商總共擁有超過40萬名司機,並為超過1000家託運商提供服務。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Uber Freight的營收已經超過1.25億美元。

儘管Uber Freight沒有透露具體的交易額,但一年半的時間獲得1.25億美元的營收,這對於國內包括滿幫集團在內的貨車物流版滴滴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對象。

在未來,不管是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Uber Freight所對應的市場規模也許是一個再造一個Uber再造一個滴滴的市場。依託於本身Uber在共享乘用車的優勢,提前儲備大量的貨運服務商後,Uber Freight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從業務上來看,Uber目前已經是一個圍繞出行和生活服務的巨無霸,有一種將滴滴、美團、滿幫集團、摩拜的核心業務都整合在一起的既視感。這樣一種定位,雖然真的要實現起來也面臨著諸多競爭對手的挑戰,但相比較於Lyft,這已經是一個足夠有想像力的事情,當然風險依舊很大。

舉個例子,此前就有傳出Uber無人駕駛技術研究的負面消息,但如果Uber未來不能在無人駕駛這樣核心的出行技術方面有所突破,不管是現有的乘用車業務還是Uber Freight以及Uber Eats,Uber的競爭力都有可能會大打折扣。所以Uber在成為一家優秀的平台公司之時,必須要強化其科技屬性才有可能更好地穩固其市場地位。

其實,Uber的戰略發展目標,同時也是滴滴、美團他們的發展方向。但受制於當前的市場因素,滴滴做外賣和美團做打車的阻力都不小,不僅這兩大業務本身就很難打破格局,同時也更不會影響到Uber在海外市場的布局。

這樣一來,沒有滴滴和美團這樣對Uber最具威脅性的企業競爭,Uber的餐飲外賣、貨運物流、共享單車等領域都將可以更好地形成全新的生態,在以美國為主的海外主力市場樹立一些競爭壁壘,這確實是Uber的想像力。

因此,整體來說,不僅是更好地甩開Lyft,Uber要甩開滴滴也許也不是夢。這是屬於大家可以長期對Uber關注的點,但究竟Uber未來的發展和市值如何,這從根本上還得看Uber能否真正在餐飲外賣、貨運物流等市場取得市場營收和規模上的突破,在無人駕駛這樣的前沿技術上能否有所突破,這是一個關鍵。(本文首發鈦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雷軍發全員信為小米九周年慶生:「堅持相信、使命必達」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