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老金預警」須重視但不必太緊張

「養老金預警」須重視但不必太緊張

文丨馮海寧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簡稱《報告》)認為,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後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餘的可能性。《報告》認為,2035年看似遙遠,其實並不遠,現在的80後到那時還沒有超過退休年齡,因此「養老金預警」值得高度重視。(4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

1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披露,2018年末職工養老基金結餘規模達到5萬億元,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支付,即養老金短期發放沒有任何問題,即使部分地區養老基金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但有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和財政補助,不會出現拖欠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問題。不過從長期看,由於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即領取養老金的人增多,保障養老金支付的確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小問題。

上述《報告》指出,我國2035年有可能耗盡累計結餘,儘管這只是一種預測,實際情況會存在變數,但也對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能未雨綢繆,若未做好充分準備,一旦2035年耗盡結餘,不排除影響養老金正常發放,會面臨很多問題。所以,這個《報告》不僅對有關決策部門是一種必要提醒,對公眾也是一種提醒,希望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重視歸重視,我們不能因這個預警而過度緊張,更不能對養老金制度失去信心。尤其從《報告》給出的時間來推測,今天的80後、90後、00後到退休時養老基金有可能入不敷出,不排除有人因為擔心自己未來有可能領不到養老金,於是現在不參加養老保險。其實,80後及90後不必擔心也不必恐慌,未來領取養老金是有多種保障的。

比如,去年已經實施了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為養老金全國統籌打基礎,而養老金全國統籌後就能增加整體抗風險能力。再如,國有資本劃轉社保正在提速擴圍,這將為養老基金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又如,養老金委託投資已經有比較好的收益——僅廣東2017年就回收1400多億,年均回報率超過8%,這也能增加地方養老基金收入。

此外,人社部已明確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將適時推出相關政策措施。此舉若實施,既能增加養老金收入,又能減少養老金支出。還需要指出的是,各級財政將會長期補貼養老基金。現行《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未來修改法律也會保留這樣的規定,即財政將一直對養老金髮揮保障作用。

儘管已有多種舉措應對養老金未來缺口,但還應該增加更多應對未來風險的「武器」。如進一步放開計劃生育,以增加新生人口——即未來的納稅人或者贍養人,以防止養老金贍養比例持續下降;在降低社保費率、調整繳費基數的同時,還應該規範社保繳費,提高合規率,可增加養老基金收入。同時,要鼓勵多元化養老儲備。

上述《報告》所說的養老金,以及我們常說的養老金,是指基本養老保險。在「基本」的基礎上,我們個人需要提高養老儲備意識,如購買商業保險、增加養老存款等。從用人單位角度來說,應盡量為員工提供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等福利,政策層面應該給予更多鼓勵。當我們應對未來養老的「武器」足夠多時,養老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報告》主要提醒有關方面加快推進養老金相關改革,有效落實改革措施,盡最大努力把未來養老金風險降為零。只要相關改革措施到位,相信年輕人不會擔心未來領不到養老金。

(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第一張黑洞照片與引力波的發現同等重要,可能會拿諾貝爾獎
一氧化碳氧化反應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