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代書法取法,到底取什麼東西

當代書法取法,到底取什麼東西

這是尚藝學院舉辦的當代青年書法教育論壇上,

馬德田先生的一次發言,

彰顯了一位藝術家的良知與情懷。

關於學序的問題,大家談取法的問題,學什麼碑帖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根據一些具體情況。比如說年齡段,小孩子學書法,和成人學書法,和書法專業的學生學書法,這個取法實際上是不可能一樣的,年齡段我覺得很重要。

再一個,就是學書法的目的,有人說是為了修身養性,有人當成專業性。學書法為了什麼,也要考慮到這個因素。你非要統一一下,統一的年齡學什麼東西,臨什麼帖,我覺得當代的話,這個標準不好制定

剛才天鱗兄談到了這個問題,在當代的書法取法、還有學什麼東西,應該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我覺得這個在高等教育裡面,目前來說每一個高校用的字帖,包括課程的設置,每一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特點,也沒有統一,比較混亂,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涉及到教育體制的問題。

有的大學,比如說有好多高等院校,可能就側重於文史哲,書法專業性課程排的非常少;有的藝術類大學,側重於這種專業。在這個問題上挺矛盾的,所以我覺得,作為學習來講,在做這個課程的時候,還是要根據學習者的年齡段,根據他學書法的目的是什麼,排這個課程。

從小孩子到大學生,我都教過。我覺得小孩子的學習,取法非常重要,他第一口奶吃什麼非常關鍵。我們當代的青少年小孩子的書法教育,絕大部分是基於實用教育,全部是實用的。

要培養孩子的這種藝術教育,從書法藝術這個領域裡面這種家長是很少的,是有的。但大部分的家長是讓孩子把字寫端正,出於這個目的,我覺得全國的青少年書法教育,取法基本上是唐代,顏真卿比較普遍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青少年書法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種責任。因為青少年的教育,很多的書法培訓班是基於迎合家長的需要,從實用入手。他們招很多的生源,是把孩子的字寫的規範,不是這種藝術教育,作為老師,你要引導。

那麼至於取法的字體,楷書的話,像顏真卿的風格大部分現在用的都是《勤禮碑》。這裡面有一個誤區,我對這個是非常反對的。

《勤禮碑》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講顏真卿的用筆規律為橫細豎粗。這是顏真卿的顯著特點,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完全丟掉了顏真卿風格中的篆隸氣。

我覺得這種認識恰恰把顏真卿最精彩的地方給去掉了,因為《勤禮碑》是顏真卿晚年的一件作品,是挺好。而且它的出土年代,我印象中應該是清末民國出的。那麼在這之前是沒有人取法《勤禮碑的》。像民國的時候,楷書譚延闓,是學《麻姑仙壇記》,是學《顏家廟》的

當代的書法教育,特別是學習楷書的話,如果取法顏真卿的話,要從大字《麻姑仙壇記》入手,還有《顏家廟》,真正能把顏真卿的篆隸之氣,還有廟堂氣象能表達出來,這是楷書。

如果是學隸書,我覺得在青少年書法教育上,從藝術培訓的角度來講,隸書是非常好的。從隸書入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而且把草書的元素也包括進去。

隸書用哪個帖都好,隸書無不佳者,沒有不好的。如果是小孩子學習的話,相對規範比較好一點,像《禮器碑》,它大度、嚴謹,能代表漢人的氣象。

像《張遷碑》《石門頌》這種個性過於強,作為小孩子的培訓來講不是太理想,《禮器碑》特別好,這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

我沒有否認孩子學唐楷,而且我覺得必須要學唐楷,但是我比較反對學《勤禮碑》。小孩子學書法,不光要學唐楷,甚至我覺得柳公權都非常精彩,我非常主張學習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這是我們說的楷書四大家。

因為小孩子練書法,對法度的掌握,間架結構的掌握,唐楷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對於專業書家,我覺得小時候的童子功都非常重要,這個唐楷太重要了。

我們現在所謂的有個性的藝術家,恰恰缺少到位度,尤其是一些寫行書的作者,楷書沒有過關,搞行書創作藝術感覺有,但是那種在結構的嚴謹性、點畫的精緻性上都有問題。

所以,我對小孩子,對寫唐楷絕對是非常支持的,但我確實是反對學《勤禮碑》,老師教的全是套路,在用筆上都是橫細豎粗,這個是有問題的。

————

馬德田,山東棗莊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青聯書法篆刻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名家工作室高研班馬德田(書法)導師班導師等。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大米藝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石開,王鏞作品專場零起拍正在熱拍中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