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180㎡的他家,我還以為是個藝術畫廊!

180㎡的他家,我還以為是個藝術畫廊!

設計/品質/生活

Temperature of Love

隨著國家實行全面二孩政策,越來越多的青年夫婦逐步迎來多個孩子的家庭生活。立木設計研究室一直致力於打破N室N廳的桎梏,研究適應時代發展的人居空間,我們期望通過一系列疑難雜症個案的探索,使家宅能夠回歸日常與真實。

1992年,10歲的韋謙以一幅「畫故鄉」拿下海峽兩岸中華少年宮書畫比賽金獎,一時間,少年才子,意氣風發。時光飛逝,26年後的韋謙又一次將故鄉桂林「畫」進遠方,畫到上海嘉定的「湖畔」公寓里。

二胎夫婦、三代家庭

魔都新房、連線故鄉

房子的過去是一套四房一廳的精裝交付公寓,巨大的客廳是建築設計詩意的留白,廳大而房小,無奈之下顯得冷清。業主韋謙和劉媛夫婦期望在這裡能有兩個孩子自由活動的天地,更能有家鄉桂林的山水形神。

改造前對話需要「呼喊」的客廳

設計首先要打破的,是50㎡大客廳帶來的距離感。於是我們用一片6米長的【牆】在客廳里畫了座「山」:山上有平台和階梯,山下有洞穴和球海,山前有延展的吧台和呼嘯的滑梯,山後還有躲躲藏藏的貓貓洞和望天的弔橋。

圍繞牆體「翻山越嶺」的韋小謙

在這座只有20㎡的山上,五個形態各異的洞口描摹著山水的形,當每天「翻山越嶺、爬樹鑽洞」成為一種常態,原先空曠客廳被孩子的歡聲笑語填滿。

「象鼻山」下的滑滑梯

客廳側的【牆】上除了形態各異的洞口,還有一道集合了樓梯和滑梯的弧線,這也是設計特意引入的環繞式路徑:爬上樓梯、滑下滑梯、在海洋球池中嬉戲、從沙發後的洞口鑽出來或跑回樓梯再來一組運動。

【牆】前水面般深邃的檯面倒映著【牆】上的活動

【牆】後的弔橋飛架客廳和走道

【牆】後的弔橋和貓貓洞

【牆】雖有趣,但單一的路徑也難免使人疲倦,於是我們在牆上飛架起一座玻璃和繩網的橋。這就為爬上樓梯後的活動增加了可能:除了滑下滑梯,還能穿過廊橋,鑽過洞口,像人猿泰山般滑下纜繩,再躲進貓貓洞里睡上一覺。

【牆】上父子藉助洞口的嬉鬧

【牆】前被凝固的靜謐時光

【牆】前電視櫃滑動移門

入口的【牆】

【牆】的動作斬斷的不僅是尺度上的疏離,還有超大空間里隱私缺失的尷尬。吧台、樓梯、台階、滑梯、平台、廊橋、樹洞、吊椅等等,這一系列微小日常的空間像是海綿里的空隙,容納著整個家庭活動的無限可能。當遊戲時,【牆】是道具 、是舞台;當安靜時,【牆】是懷抱、是港灣。

如果說客廳的改造是整套公寓的「題眼」,解決之後,摧枯拉朽,一馬平川。那剩餘每個房間的「小修小補」靠的則是設身處地的體貼和無微不至的細膩。

比如,考慮身處時尚行業的韋謙、劉媛夫婦大量的收納需求,設計在原本並不寬裕的主卧中神奇地變出了兩個獨立衣帽間,又將一個廁所改為了儲藏室,為未來收納做了充分的預留。

變出兩個衣帽間的主卧

比如,從韋謙小時候在灕江踩水的回憶中獲得靈感,我們從桂林空運來石板與鵝卵石,使得在衛生間里,也平添了幾分鄉愁。

衛生間里的石板、鵝卵石

在不足5㎡的兒童房裡,一分為二,上寢下居,學習玩耍休息生活一應俱全。

兒童房

兒童房洞口框景

韋謙、劉媛夫婦在軟裝階段的深度參與使這個項目顯得更為有趣,他們都受過優質的美術教育且正在從事時尚工作。照片記錄的是這個「家」在建成時的瞬間,而這個尚未完成的「家」會在他們的雙手下,變得一件真正的藝術品,被記錄下來的除了他們的畫作、展品,還有生活的痕迹。

改造前後平面對比

軸側圖

業主:韋謙、劉媛

設計:立木設計研究室

主持建築師:劉津瑞,郭嵐、馮瓊

總建築師:John

項目經理:郭嵐

設計團隊:張恩東、馮菲、黃翰儀、謝舜冰

施工圖設計:賴武藝

軟裝設計:韋謙、劉媛

現場管理:杜志強

項目位置:上海嘉定面積:180m2

設計周期:2018年4月-5月

施工周期:2018年4月-12月

主要材料:楓木飾面、木地板(安信)、防醛石膏板(優時吉博羅)、軟包、攀爬網、鋼索

暖通顧問:王巍

攝影:胡義傑

還可以直接聯繫TA哦~

大家都愛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本 的精彩文章:

質璞無華,精妙絕倫的山地美學別墅!

TAG:設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