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益氣輕身,固腎明目:覆盆子的養生功效

益氣輕身,固腎明目:覆盆子的養生功效

中國自古就有「葯食同源」的說法,即食物與中藥同源。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將「五味」理論運用在食物之中。本文結合「五果相助」理論,為大家介紹一款蘇東坡也十分推崇的時令水果——覆盆子,並談談其養生功效。

五果為助(資料圖)

1

五果為助

在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中,以五穀為核心的飲食養生方法深得人們的推崇。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句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的理論。

所謂的五果,即棗、李、杏、栗、桃。其中,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味入五臟。

《內外傷辨惑論》中介紹了一種名為「昇陽益胃湯」的健脾胃湯劑,其中運用了「五果為助」的理論:

「若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須薄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降沉也。

可以小役形體,使胃與葯得轉運升發;慎勿太勞役,使氣復傷,若脾胃得安靜尤佳。若胃氣稍強,少食果,以助谷葯之力。」

這裡便是用「薄味之食或美食「、「食果」的方式以助藥力,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2

覆盆子

說起「覆盆子」,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會有些印象,其中寫有:

如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遠。

覆盆子(資料圖)

這裡的覆盆子,現代人在水果市場上通常稱作「樹莓」。

《本草綱目》中有:「覆盆子,釋名奎,西國草、畢楞伽、大麥莓、插田包、烏包子。氣味甘、平、無毒。」

關於覆盆子的名字,歷史上有很多討論,集中在它與「蓬」的關係上。

《證類本草》中有「陶隱居云:蓬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顏者也。覆盆是實名,李雲是莓子,乃似覆盆之形。而以津汁為味,其核微細。葯中用覆盆子小異。此未詳孰是?

唐本注云:覆盆,蓬,一物異名,本謂實,非根也。李雲莓子,近之矣。其根不入藥用。然生處不同,沃地則子大而甘,瘠地則子細而酸。

此乃子有甘、酸,根無酸味。陶景以根酸、子甘,將根入果,重出子條,殊為孟浪。今注蓬,乃覆盆之苗也,覆盆,乃蓬之子也。」

結論是,「覆盆子」和「蓬」是同物異名,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在民間的叫法很多,在浙江台州稱作「葛公」,紹興的嵊州稱作「葛公葛婆」。

3

養生之效

千金翼方(資料圖)

覆盆子,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覆盆子味甘平無毒,主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五月採。」

這句話說明了覆盆子「益氣」、「令發不白」的特性及採摘食用的時間。

《本草衍義》里,進一步介紹了其名字的來歷:「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櫻桃許大,軟紅可愛,失采則就枝生蛆。

益腎臟,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如此取名。食之多熱,收時五、六分熱便可采。烈日曝,仍須薄綿蒙之。

今人取汁作煎為果,仍少加蜜,或熬為稀湯,點服,治肺虛寒。采時著水則不堪煎。」

覆盆子可用於製作蛋糕(攝影:隱琢)

覆盆子對腎臟有益,《本草便讀》中寫有:「覆盆子,入腎兼酸苦之功。治專固攝。益下有封藏之力。味屬甘溫。覆盆子因此子形似覆盆。故名。

凡藤蔓之子。皆可併入肝腎。味甘而酸之品。皆能補而兼固。此物甘酸而溫。其能補攝肝腎可知。

下焦固則遺滑等證皆可愈耳。覆盆入腎經血分。能溫補命門。益精固下。陰不足而相火旺者不宜。」

現代人通常直接食用,或者作為製作蛋糕的輔料,食用起來十來方便。覆盆子多,固腎明目,治勞倦、虛勞等。

《覆盆子賦》·行書(台北故宮博物院)

蘇東坡手書《覆盆子賦》帖中寫有:「覆盆子甚煩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訪,值出未見,當令人呼見之也。季常先生一書,並信物一小角,請送達。軾白。」

此書為蘇東坡被貶黃州時,寫予好友陳季常。蘇東坡重視養生,愛吃此物,曾寫有:

「藥方付徐令去,惟細辨。覆盆子若不真,即無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謂之插,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當陰乾其子用之。

今市人賣者,乃是花鴉莓,九月熟,與《本草》所說不同,不可妄用。想子已寄君猷矣。」

注重飲食養生的朋友,可以選擇在這個季節選購一些,以達「固腎明目、益氣輕身」之效。

(編輯:西銘)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拒婚配雨淋花粉
莊子用了三個故事,講明人間是非的根源是什麼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