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突發意識喪失,警惕急性心梗!冠心病易患人群,更需小心!

突發意識喪失,警惕急性心梗!冠心病易患人群,更需小心!

【 作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李凌教授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個致死性的疾病。近年來,AMI的發生率在中國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人,且其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突發意識喪失,警惕急性心梗!冠心病易患人群,更需小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名63歲的老年男性患者因突發意識喪失來診。該患者在勞動過程中突然摔倒,意識喪失,3分鐘後才慢慢蘇醒。其子立即撥打120,後患者由救護車送入我們科室。我們很快安排患者入院,並高度重視,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立即詢問病史、行心電監護,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患者此時意識清楚,肢體活動正常,對答準確,無胸痛、胸悶等心梗常見癥狀。

結合患者既往的高血壓病史和癥狀,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不能排除。之後我們急查心肌酶,做心電圖檢查。結合患者癥狀和檢查結果,我們判斷患者正是得了要命的急性心肌梗死。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率很高,尤其是老年患者,早一分鐘開通血管就能多挽救一分心肌。此時,最緊要的治療措施是立即做急診介入手術,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

徵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後,我們立即請示開通急性心梗的綠色救治通道,緊急聯繫心內介入手術室擬行急診冠脈造影術。冠脈造影顯示令人揪心的結果:前降支血管完全閉塞!血流中斷!

我們告知患者及家屬造影結果,徵得同意,立即開始血栓抽吸、支架植入手術,大約10分鐘後,再次造影顯示:血流恢復通暢!術後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繼續給予藥物治療,一周後患者出院,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和心臟已恢復了活力。

患者突發意識喪失是不幸的,但所幸在發病後及時趕到醫院,而且是有條件有能力做急診介入手術的醫院,最後發現急性心肌梗死,並且配合我們的治療方案,得到了康復。也有一些患者在發病後,沒來得及到醫院就失去了生命。試想,如果沒有考慮到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冠脈支架植入術,患者的生命也許會戛然而止。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狀動脈出現完全閉塞,導致心肌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多為胸悶、胸痛、背痛,偶伴大汗、牙痛等不適。最初很重要的診斷證據為心電圖表現。一旦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療就是儘快開通閉塞血管,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血管開通越早、越快,獲益越大。

猝死的原因多為心源性,而急性心肌梗死佔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前述患者為老年男性,有高血壓、抽煙等冠心病易患因素,此前已出現活動後胸悶癥狀,因重視不夠未系統診治。因此,出現上述表現,尤其是冠心病易患人群,應加強警惕。


專家簡介

突發意識喪失,警惕急性心梗!冠心病易患人群,更需小心!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組專家,衛生部介入培訓基地主任,內科醫學部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康復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河南省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專家理事。擔任《實用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主編,《診斷學》及《臨床新葯精匯》副主編。1984年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理論,熟練進行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搶救和治療,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後獲得「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優秀科主任」、「河南省優秀醫師獎」等榮譽。2012年榮獲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評為「全國醫德標兵」、 「優秀紅十字醫療專家志願者」、「中原健康好衛士」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這2種簡單方法,讓你輕鬆自測是否骨質疏鬆!
腰部酸痛、劇痛,甚至殃及臀部、大腿?需要警惕這種綜合征!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