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有救了,便秘的分型與中醫辨證治療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一.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秘結不通,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便而不暢的病證。
《內經》認為大小便的病變與腎的關係密切。《傷寒論》首先提出了將便秘從陰陽分類,指出:「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金匱要略》:「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宋代《聖濟總錄》將本病的證治分類概括為寒熱虛實四個方面。金元時期,張潔古提出實秘、虛秘有別,《醫學啟源》曰:「有胃實而秘者,能飲食,小便赤。有胃虛而秘者,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的常見病因
內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年老體虛。外因:感受外邪。
岐黃小廣告
睡覺敷肚臍,可以調理腸胃、養血安神,改善手腳冰涼、宮寒痛經、失眠,對風寒感冒也有效果。晚上睡覺貼一帖,扶陽排寒全搞定
三.便秘的診斷要點
1.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排便周期延長,或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
2.常伴腹脹、腹痛、口臭、納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3.本病常有飲食不節、情志內傷、勞倦內傷等病史。
四.便秘與腸結的鑒別
便秘與腸結均可出現腹部包塊。但便秘者,常出現在小腹左側,腸結則在腹部各處均可出現;便秘多捫及索條狀物,腸結則形狀不定;便秘之包塊為燥屎內結,通下排便後消失或減少,腸結之包塊則與排便無關。
五.便秘的辨證要點
便秘辨證當分虛實,實者當辨熱秘、氣秘和冷秘,虛者當辨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
六.熱秘、氣秘、虛秘(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冷秘各證的主症、治法和方葯
1.熱秘
主症:大便乾結,腹脹腹痛,口乾口臭,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2.氣秘
主症:大便乾結,或不甚乾結,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腸鳴矢氣,腹中脹痛,噯氣頻作,納食減少,胸脅痞滿,舌苔薄膩,脈弦。
治法:順氣導滯。
3.冷秘
主症: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舌苔白膩,脈弦緊。
治法: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岐黃小廣告
蘄艾艾灸貼,特別適合對艾煙過敏,或出差在外不方便艾灸的人群使用;哪裡不舒服就哪裡貼上一片,溫陽通絡,驅寒祛濕,貼在肚臍上,對宮寒痛經女性也特別適用
4.虛秘
(1)氣虛秘
主症:大便並不幹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用力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後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益氣潤腸。
(2)血虛秘
主症:大便乾結,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脈細。
治法:養血潤燥。
岐黃小廣告
適合情志抑鬱、經少不暢、肝氣鬱結、口乾口苦、肝血不足、易生氣、食慾差等
(3)陰虛秘
主症:大便乾結,如羊屎狀,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兩顴紅赤,心煩少眠,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通便。
(4)陽虛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白,四肢不溫,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陽通便。
七.分型
便秘在臨床上分實、虛兩大類型。
實證表現身熱面赤,唇乾口臭,苔黃燥,脈數而有力。病因多為陽盛體壯,平素過食辛辣、燒、烤、炸等厚味,致胃腸積熱;或外感熱病傳里結於大腸,造成大便乾燥堅硬,治宜瀉熱攻積、蕩滌積滯,用急下存陰法。凡陽明腑實、腹滿脹痛、內熱腸燥、自汗、口渴,具備痞、滿、燥、實四大症者,可用大承氣湯下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虛證多面色無華,形神不足,肌瘦乏力,氣促汗出,心悸頭暈,舌質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所謂虛證乃本虛標實,或虛而挾實,便秘沒有純虛的。病因多與年老體衰,或病後、術後、產後氣血兩虧,致脾虛運化無權,腸道傳送無力,血虧津少,不能濡潤腸道,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更應引起警惕。治宜滋陰養血、潤腸通便,用「增水行舟」法,以增液湯、麻仁丸等化裁,使其生津潤腸,腸得潤便即通。
如久卧床鋪,很少活動,食少無便意,腸少蠕動,可用益氣宣肺潤腸,如提壺揭蓋法。因肺與大腸相表裡,不僅增液也應疏導,如下水道不通,徒放清水無益。便秘影響食少,食少又難疏導,互為因果關係。
便秘初愈,亦應多食胡蘿蔔、菠菜、蜂蜜、香油、香蕉等,即可痊癒。
1.習慣性便秘
習慣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數比健康時減少,糞質堅硬,並有不適的感覺,腸道、肛門無器質性病變。主要因腹肌萎縮,無力增加腹壓,使糞便停留在結腸時間較長,糞便中的水分大量丟失,以致其干硬難以排泄。解便的間隔時間因人而異,一般為兩天以上,且堅硬幹燥,或呈顆粒狀似羊糞,常伴有左下腹脹悶不適、上腹飽脹、噯氣、噁心、腹痛、腸鳴、排氣增多等癥狀。長期便秘者,還可出現食欲不振、口苦、精神萎靡、頭暈乏力、全身酸痛以及頭痛、失眠等癥狀。
中醫治療須分虛、實、寒、熱。其中以陰虛火旺體質為多見,可以養陰清熱潤下法治療,氣機郁滯者,以順氣行滯,升清降濁法治療脾腎陽虛患者,因中氣不足,無力宣導大腸而致氣虛便秘、頑固性便秘,則以補益脾腎,賠本通便法治療。
2.肛裂便秘
肛管的皮膚全層破裂,伴周期性疼痛,並形成梭形潰瘍者為肛裂。多因排便過於用力,使肛門皮膚裂傷,肛管狹窄、肛門濕疹、痔瘡損傷繼發感染日久而發病。臨床以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為主要特徵,其病機以熱結腸道、濕熱下注和陰虛腸燥為多見。
岐黃小廣告
純天然艾草冷皂,舒緩止癢、鎮靜肌膚、改善皮膚濕疹等問題,洗的時候感覺非常乾淨不油膩,洗好之後不覺得皮膚乾澀反而越來越滋潤、甚至不用再塗UR嫩膚露,孕婦和小寶寶也可安心使用,請在低溫陰涼處下保存。
根據病因及病變程度辨證治療。
(1)熱結腸道
凡出現大便乾結,便時疼痛劇烈,甚則面赤汗出,大便滴血,其色鮮紅、或多或少,肛門部灼熱瘙癢,小便短亦,舌紅,苔黃燥,脈滑實或數而有力者,多因熱結腸道所致。治宜瀉熱通便,養陰涼血。
(2)濕熱下注
凡出現大便不暢,肛門疼痛,便中帶血或滴血,肛門部潮濕,身倦怠,口苦,舌苔黃膩,脈濡數者,多因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熱利濕。
(3)陰虛腸燥
凡出現大便乾燥,便時疼痛或出血,口乾咽燥,欲飲不多,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多因陰虛腸燥所致。治宜養陰生津,潤腸通便。
(4)血虛腸燥
凡出現面色無華,唇甲蒼白,大便乾燥,便時疼痛或出血,或頭眩心悸,舌質淡,脈細弱者,多因血虛腸燥所致。,治宜補血養陰,潤腸通便。
2.1肛裂便秘的預防方法總的說來有以下幾種。
1)注意起居飲食 不可疲勞過度、酗酒及過食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蔥、生薑、蒜、胡椒,並應忌飲烈性酒、濃咖啡及濃茶等飲料。以免損傷脾胃,滋生濕熱,導致濕熱下注。
2)防止便秘 避免干硬糞便通過肛門,撕裂肛管上皮。
3)積極治療肛周皮膚病 肛周皮膚髮生濕疹、皮炎、瘙癢等症時,應積極治療,防止肛周皮膚革化;以免彈性減弱,而導致肛管撕裂。
4)積極治療皮膚損傷 肛管上皮損傷後,應積極治療,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潰瘍。
5)積極治療肛竇炎和肛乳頭炎 對患有肛竇炎和肛乳頭炎的病人來說,應及時治療,以免誘發肛裂。
6)堅持鍛煉 積极參加體育活動,如跑步、快走、打太極拳、練氣功、做體操等。
四.痔瘡性便秘
便秘患者中,由痔瘡所致者佔有很大的比例。因為肛門周圍靜脈比較集中,便秘時,大便因缺少水分而變得干硬,解便時比正常用力更大,導致肛周靜脈嚴重淤血從而形成痔瘡。痔瘡形成後,由於大便秘結乾燥,排便時,往往會出現肛周疼痛,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願排便,使本來秘結的大便因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分吸收,而更加秘結乾燥。排便還將嚴重地損傷肛門周圍的黏膜組織,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治療便秘的同時必須治療痔瘡,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中醫治療痔瘡性便秘多以寒熱虛實為綱,進行辨證施治。
1.大腸實熱型
症見口渴喜飲,唇燥咽干,大便秘結,小便短赤,便時出血較多,滴血或射血,或內痔脫出,灼熱疼痛,舌質紅,苔黃,脈洪數者。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2.濕熱下注型
症見肛門紅腫脹痛,下墜,坐卧不安,大便乾燥,內痔脫出,或便血色暗,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或滑數者。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3.氣滯血淤型
症見肛門腫脹,皮膚色紫,淤塊疼痛劇烈,內痔嵌頓,表面紫暗,糜爛,便秘溲黃,或脅痛心煩,舌質紫暗,或有淤斑,苔黃,脈弦數者。治宜活血祛淤,行氣消腫。
4.氣虛下陷型
症見肛門墜脹難受,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內痔脫出或脫出後不易複位,便血色淡,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或細弱者。治宜補氣升陷。
5.陰虛腸燥型
症見頭暈咽干,五心煩熱,盜汗,大便秘結,便時肛門疼痛,痔核下脫,滴血,舌紅,苔薄黃,脈細數者。治宜養陰潤燥。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寫給被我們割掉的子宮、扁桃體、膽囊、脾、卵巢、闌尾的祭文
※中醫:腫瘤是固化的能量團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