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凱旋迴京在迎接儀式上出現三個信號,有人預言:離死不遠了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年羹堯以九十二款大罪被雍正帝賜獄中自盡。關於他的死後世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雍正為了正名殺人滅口,有說是雍正兔死狗烹,還有的說是年羹堯本人驕縱不法,咎由自取,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不過從各個方面的史料來看,年羹堯之死應當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而是矛盾的綜合體。
從客觀的角度出來,我們顯然不能排除雍正殺人滅口和兔死狗烹的嫌疑,但是年羹堯自身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年羹堯恃寵而驕不但為雍正所不容,更為百官所不容,我們可以從年羹堯入朝覲見這件事中窺見一斑。
清代對外、對內用兵有一套嚴格的規制,按例如果是出師遠征,應該走紫禁城的德勝門,取意德勝回師;若是班師回朝,那麼就得走紫禁城的安定門,取意天下太平。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後,雍正為了獎勵他的赫赫戰功,破例讓他走廣寧門,而廣寧門是在東直門以內,北京九門中東直門從未安排過迎接凱旋將領。
年羹堯這一次覲見,清人昭槤在他的《嘯亭雜錄》中有較為詳細的描寫:「入京日,公卿跪接於廣寧門外,年策馬過,毫不動容,王公有下馬問候者,年頷之而已。至御前,箕坐無人臣之禮。」整個過程年羹堯所表現出來的恃寵而驕、蠻橫無理,無疑都觸犯了整個滿漢權貴集團,使他們迅速結成了強大的倒年勢力,甚至有人預言年羹堯離死不遠了。
從昭槤的描述來看,年羹堯犯有嚴重的僭越之禮。首先是公卿跪接,年羹堯當時是一等公爵,頭銜是撫遠大將軍,正一品,實職是川陝總督。按《清通禮》規定,六部九卿和封疆大吏見到年羹堯,決不會行「跪道」之禮。公卿應跪的只能是皇上、親王或主子,因此,年羹堯此舉震怒了朝廷百官。
其次,「王公有下馬問候者,年頷之而已」。我們知道,清代八旗制度有著嚴格的規定,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這一身份不會隨著官職的大小而改變。因此,清代時就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街上當朝大學士或是軍機大臣遇到本旗主子,哪怕對方是個販夫走卒,也得給主子請安。
年羹堯是原先是鑲白旗漢軍旗人,因妹妹年貴妃之故後被抬入鑲黃旗。那麼,在鑲白旗和鑲黃旗內,他應該有原主人和主子多人。況且,王公貴族出迎,怎麼說也用不著對一個一等公作出下馬迎候的舉動。因此,按禮儀的通則,年羹堯應該對出迎的王公,先下馬致禮,王公如何酬禮,則要按身份而定。但年羹堯卻是點頭致禮而過,居功自傲之心可見一斑。
最後,「御前箕坐,無人臣之禮。」箕坐,也稱箕踞,是坐姿的一種禁忌。《禮記·曲禮》有云:「坐毋箕。」中國古代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穿著上是沒有褲子的,古人稱下衣為「裳」,也就是筒裙。那個時候的正坐,指的是雙膝著地,坐在自己的後腳踵上。
而箕坐則是坐在地上,雙腿向前伸並且稍微屈膝,可以想見,一個不著內褲的人,採取這樣一種坐姿,其不雅難堪可想而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開始有了褲子,稱為「袴」,但是由於傳統文化的沿襲,箕坐仍然是一種嚴重的失禮和傲慢的行為,被禮儀所禁止。年羹堯自廣安門入宮覲見,後來見雍正帝而「御前箕坐」,立刻就給了百官攻擊的把柄。
種種輕狂傲慢加上其他政治因素,雍正對年羹堯的所作所為開始厭惡。上之所厭,下必跟風,京城中開始掀起了圍剿年羹堯的高潮。在年羹堯的各項罪名還沒有查實之前,上面所說的這些僭越不法之事便成了有目共睹的罪證,雍正收拾年羹堯的大幕也因此次覲見後拉開。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