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疑到深深著迷 談任天堂Labo VR的「硬盒」樂趣
4月12日,任天堂的第四個Labo系列「Labo VR套裝」正式發售了。Labo本身的拼裝樂趣再加上「任天堂式」的VR體驗,這對於老玩家來說吸引力自然不小。
但是,對於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講,「簡陋且無聊的紙板玩具」,再加上「充滿噱頭的VR」,任天堂Labo VR套裝可以說充滿了疑點,同時也無法理解那些痴迷者們是怎樣一種心態。
所以,筆者在拼裝了一下午Labo VR套裝之後,又重新審視了一番這份被誤解的樂趣,同時也對玩具起家的任天堂多了一份敬意。
對Labo VR紙板的理解誤區
筆者拼裝的Labo VR套裝是包含照相機、大象、小鳥、火箭筒、風這5個Toy-Con附件以及一個VR眼鏡主體的版本,labo的紙板為一種特殊的類U型瓦楞紙,這是很多人被認為廉價的主要地方。
根據labo開發團隊成員阪口翼和河本浩一的說法,輕便的塑料其實是考慮過的,但最終選擇瓦楞紙而不是塑料的主要原因,除了對成本的考慮,更多的是紙板的通用性,耐久性,以及對小孩子安全性的衡量,而在筆者拼裝第一個照相機的時候,已經感受到了這塊「廉價」的紙板下,是如何隱藏著一個複雜且精妙的工業設計理念。
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見到這種厚度只有1mm,卻兼具強度和韌性的紙質材料,這或許就是官方即使給出了零件的矢量圖供人們列印,但很多人依然無法DIY出來的原因。
不僅如此,在NS主機的3D化視頻安裝引導下,紙板零件的拆取和摺疊都非常輕鬆,其切割工藝的精細度可見一斑,另外,考慮到彎折會出現的問題,紙板在彎折的地方做了很細心的切割處理,包括彎折後會產生的厚度,以及和別的零件拼接時需要留出的空間都十分精確,這是在真正上手拼裝的時候才會體驗到的細節。
筆者的手工水平屬於中等偏下,一個照相機的拼裝過程大概用了一個小時左右,但最終的完成度同樣很高,一些想像中的醜陋摺痕、破皮、接合處鬆散的情況從來沒有出現,可以想像官方是如何通過反覆試驗,來提高玩家每一處操作的成功率的。
VR體驗並非噱頭
除了紙板藏有玄機,這次的VR體驗和預想中的也完全不一樣。
從表面上看,NS和VR的結合,其實就是把VR鏡片貼到NS的屏幕上,這種做法我們已經司空見慣,在VR市場前幾年的風生水起到如今的大幅冷卻,當初貼著手機屏幕的移動端VR的做法也已經朝著一體機的方向在走,比如去年FaceBook公布的Oculus Quest一體機,它不僅脫離了外接運算設備這個「累贅」,而且單眼解析度也達到了1600*1440.
擁有原生1280*720解析度的NS主機和眼前的這個鏡片,顯然無法給我同等的視覺效果,但NS的LCD屏幕在實際體驗後,它的其它優點讓人印象深刻:精細度的確不高,但結合以卡通表現為主的各類小遊戲來看,它在色彩表現上卻十分明亮和溫和,而且來回晃動的時候也沒有不適感。
這一次,任天堂對LCD屏的運用非常有意思,聯想到惠普4K VR頭顯Reverb以及FaceBook的Oculus Rift S,它們同樣使用了LCD屏作為新的解決方案,所以Labo VR的確是低端的,但它的重心更多地是在用戶的實際感受上,並對硬體和軟體進行了優化。
不再是「一次性」的樂趣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Labo VR套裝使用了巧妙的方式避開了一些可能會影響體驗的普遍問題,比如重量,拼裝好的照相機和普通單反的握姿是一樣的,NS的重量反而帶來了一些拍照的真實感。而大象是採用手舉的方式拿著一個裝有主機的「大象面具」,它並不是頭部佩戴,而其它幾個Toy-Con也使用了不同的解決方法。
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內容體驗上,卡帶包含了64個小遊戲可以不斷解鎖,這些遊戲包含了通關型和挑戰型,在耐玩度上明顯比之前高了很多。
如果想深入研究,這次Labo VR同樣提供了「車庫模式」,可以通過2D和VR狀態下編輯出自己想要的遊戲玩法,或者直接修改遊戲自身的64個遊戲,然後讓別人去體驗,這種玩法已經接近於《馬里奧製造》,而且它的編輯界面非常「傻瓜」。
除此之外,這次的內容體驗已經不再是「一次性」玩耍之後,被玩家們束之高閣。任天堂宣布將在4月26日開放《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和《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VR模式,奧德賽會提供全新的關卡,而塞爾達全程都可以使用VR進行冒險,如果這種結合方式在未來能夠持續出現,那麼Labo VR的生命力問題就可以有效緩解。
結語
對Labo的了解過程,其實就是掃除誤解,逐漸入坑的一個過程,任天堂出色的工業設計和創意理念從這些看似廉價的實物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Labo VR的樂趣已經不止步於拼接的過程和特別的VR體驗,它更加豐富的軟體內容和未來的持續支持,讓Labo的生命力更加強勁,也讓大人們再次回歸到了任天堂想要創造的那個快樂世界。
※《狂熱2》實機演示 《毀滅戰士》終極武器登場
※《輻射76》推出氪金修理工具包 違背當年承諾?
TAG:電玩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