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最大遺珠,國內沒人看國外票房八個億
眾所周知,華語電影的崢嶸歲月在九十年代。
當時一批生逢時代漩渦里的導演,在經歷了時代浩劫、歷史巨變後選擇重回校園,接受了新浪潮文化熏陶與洗禮同時,創作風格也逐漸與個人特質、反思浪潮相適應。
他們的作品不僅選材激進、形式蘊含美學思潮跟象徵寓意,在內核上更兼顧時代關懷及批判精神。
這批導演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第五代導演」。
之後十多年間,第五代導演逐漸成為華語電影的旗幟,在他們創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色彩鮮明的佳作同時。
也讓華語電影走到了國際舞台中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988年,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拿到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摘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至此第五代導演們憑強烈的意識表達、濃墨的社會寓意,在當時包攬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完成了有史以來華語電影的一大壯舉。
可惜對於第五代導演,雖然無人不知張藝謀的《紅高粱》、無人不識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但其他導演的優秀作品卻被無視掉了。
其中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就是其中之一。
在第五代導演序列里霍建起並不算起眼。
因年齡稍長,他經常被稱為最老的第五代導演,因入行較晚,他又經常調侃自己為第五代半導演。
而除了定位尷尬,霍建起的創作風格也與其他人相背離,相較陳凱歌、張藝謀等人風格張揚、批判濃郁的表達,同樣受反規範教育的霍建起則相對內斂、含蓄。
在張藝謀作品中,經常有強烈的個體意識跟社會群體體現,或《紅高粱》中的一曲嘹歌、一聲高亢,濃墨重彩間就刻畫了陝北豪爽的人物群像。
但在霍建起作品裡,表達及敘述則更為簡單含蓄。
沒有對抗、沒有野蠻、甚至沒有戲劇衝突,只有質樸無華的生活著墨跟日常軌跡。
《那山那人那狗》正是霍建起這種風格的代表。
一種繁衍於第五代卻更貼合第六代的創作理念,少了些抵抗、反思的時代特徵,多了些淡淡的哀傷與鄉土風情。
這部出現在1999年世紀之交的作品,最後在國內上映無人問津,但在日本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轟動。
在日本連續播放的兩年間,影片最終票房累計8億日元,遠超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在日本創造的3億日元票房紀錄。
當時日本街頭巷尾無人不知《那山那人那狗》,其影響力堪比《追捕》在國內引起的轟動。
但在中國,為何這部佳作卻與影迷失之交臂鮮有人提?
給出結論之前,我們應該先談一下這部電影。
影片改編自彭見明的同名小說《那山那人那狗》,講述了湖南綏寧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第一天接班兒子重走山路的故事。
整個故事篇幅較短、文筆幹練,劇情中間沒有鋒芒更沒有跌宕,有的只是那份娓娓道來的父子溫情。
其實在中國,鮮有尋常語境下闡述父子關係的作品,而這也跟中國傳統的家庭關係有關,尤其是當儒家學說把握住了時代脈搏,父為子綱也讓中國父子形成了「階級對立」。
鮮有關乎愛的表達,更多的是一份深沉且內斂的關切。
這種思想熏陶下,父子間的關係如同緊繃的神經,看似無事實則會積攢無數隔閡弊病。
唯一能打破對立的向來是「突發事件」。
如葛優主演的《卡拉是條狗》,這部作品同樣描述了中國式父子關係,當小狗卡拉因狗證被抓走。父親跟兒子間的衝突也隨之顯現。
再如李安的《推手》,朱老退休後被兒子接到美國生活,中國傳統父子間的對抗跟權利觀念也被逐漸放大。
還有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次子良多因大哥忌日與父親團聚,質樸無華的敘述中卻反映了東方父子間的倫理關係跟內心衝擊。
《那山那人那狗》父子間的關係同樣需要先破後立。
只不過相比其他描述父子關係所需要的突發事件,這部作品的突發事件則更為含蓄。
兒子(劉燁)選擇了繼承父志,當上鄉郵員重走父親老路。
整部作品所圍繞的也不過是這兩三天的交際。
但影片卻通過父子間短暫的共處,通過一次旅途的交際,讓父子間能夠真正的敞開心扉,消除以往的隔閡跟誤解。
影片中父親有著中國傳統式家長的特質,深沉、內斂、不苟言笑也不善交談。兒子在父親面前也一如傳統家庭的場景,緊張、剋制、壓抑,同時也沉默寡言。
其實在生活中,父子雙方也有很多想要傾訴的東西,但礙於場合、礙於關係,最後只會面面相覷沉默以對。
這就是中國傳統父子間的困境,他們互相愛著對方,卻又互相不了解對方,他們想聽關於對方的事情,卻不知道如何開口。
職業的交替給父子兩人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崇山峻岭、波光湖色,在風景秀麗的溪水綠蔭間,父子間多年來壓抑已久的想法與隔閡也終於得到了釋放。
影片也並沒有刻意製造父子傾訴的場景,更沒為他們設置這樣的機遇,只是在路途中,僅僅是一些瑣事、一點細節,就讓父子彼此懂得了對方。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隱匿在了無言之中。
當父親不見身影,兒子心急如焚的尋找,父親看到兒子的慌張失色,卻又會假裝不在意的前行。
這些細微處就將父子間的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了。
對於兒子而言,這一趟旅途足以了解父親的一生。
多年來由於父親忙於工作,很少與自己有相處的時間,而跟隨母親長大的兒子與父親也越發生疏。
他不理解父親為何如此忙碌,更不知道父親平時的生活,也只有當他背起沉甸甸的郵包、穿梭過幾座大山、趟過了幾趟河流。
他才明白父親幾十年肩上扛的不只是艱辛,更是無數人的期盼與家庭重擔。
兒子第一次對父親的職業有了認知。
對於父親也同樣如此,他從來都認為兒子始終是不懂事的孩子,但當兒子背他過河、當兒子跟他有條有理的講家裡的事情。
他才知道自己長久以來對孩子的虧欠,而孩子也無可避免的長大了。
一部樸實無華的作品,卻深藏關於愛的命題。
雖然影片含蓄內斂,父子之間的交談不多,但所有的情愫與愛意卻被很好的包裹到了影片中的每個角落。
或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次示範、一次過河。就很好的將父子間的深情表達的自然徹底。
另外影片的鏡頭運用、優美構圖,以及斑駁的山村場景,也都很好的構建了濃郁的鄉村氣息,而在旅途上遇到的形色人群,更讓這部影片顯得自然和諧、溫暖寧靜。
也就是這樣,影片的單結構敘述也再是短板,而是成了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展現出來的道具。
肆意飄揚的草甸、潺潺流水的小溪、波瀾壯麗的山巒、曲調悠揚的歌聲。
一切畫面就如現實與電影交錯、如詩如畫讓人心曠神怡。
這樣的風格搭配上濃郁樸實父子情,更讓這片土地變得厚重而飽滿深情。
可惜,如此真誠濃郁的作品在中國近乎夭折。
當年擁有該片發行權的紫禁城公司甚至只賣出一部拷貝,國內票房更是無人問津,反倒是當影片在日本發行,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當時《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相繼報道,日本作家山口正介更是對其大為推崇。
那是何原因造成了一部作品兩種差異對待?
仔細分析下似乎只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影片所構建的家庭觀念、父子關係,似乎更能戳中日本觀眾的心。
在日本當時社會家庭觀念淡薄、父子關係疏離已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所以他們會更喜歡影片中父子間真情實感的表達。
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慰藉,更是一種對缺失情感的彌補與自我修復。
其二就是當時華語市場的兼容性問題,當時的觀眾似乎更喜歡一些戲劇性強且風格濃郁的作品。如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成龍等。
而像這樣溫情含蓄、款款深情的作品,只能淪為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命運,實在可嘆、可惜。
這部華語電影的遺珠,真的不應就此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