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舊時龍袍身上穿,今日民間牆壁掛

舊時龍袍身上穿,今日民間牆壁掛

「燕京八絕」中,被認為最具皇家氣息的手藝是京綉。

它也稱作「宮綉」。

文 | 雷虎 圖|阮傳菊

編輯 | KK

「燕京八絕」中,被認為最具皇家氣息的手藝是京綉。舊時龍袍上的圖案就是「宮綉」。百年之後,這些藝人和他們的手藝今何在?

清朝之後,專為皇家造物的宮廷造辦處撤銷,那些世代為皇家定製器物的匠戶甚至連工具都來不及收拾就被趕出紫禁城。那些做京繡的綉工們,帶根繡花針就出了深宮,從此告別皇廷,隱於民間。

綉藝鳳舞百姓家

我們動身前往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一個名叫劉李店的村莊。這裡有一位劉秀花老太太,據說她有一門用純金線綉金龍的絕技,而她師承的綉工,曾經為清宮綉過龍袍。遠遠看到一位老人站在一戶農家小院門口向我們揮手,民宅上寫著「北京雲龍京綉藝術中心。」

這是劉秀花家,她指著門口這幅對聯,說:「這不是什麼名家題詞,是我老伴自己亂寫的,我們是平頭百姓,也不會打廣告,只想有朋友找來時,可以有個指引罷了,但是好像每次大家都找不著。」

劉家位於臨街的一間房子,被用來做京綉傳習所。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牆壁四周掛滿了各式各樣的京綉作品。

#狹小局促的空間里擺著四五張綉架,

綉娘們伏案刺繡的身影檔住了牆壁上的展示作品。

劉介紹,清朝之後,造辦處解散,繡花局裡的京綉藝人就開始散落民間,劉秀花的公公寧國璽遇見他的師父——從清宮出走的京綉盤京綉高手師父黃師傅。1902年,黃師傅僅帶了一針一線出深宮,在西湖營開辦了主營盤金繡的綉坊。1938年,13歲的寧國璽機緣巧合拜黃師傅為師。寧國璽為人忠厚又極有刺繡天賦,深得黃師傅喜愛,被其收為義子,傳承京綉「金活」技法。後寧國璽又經義父引薦拜師宮廷京綉高手楊師傅學習「絨活」,成為少有的「金活」「絨活」兼修的京綉高手。

京綉主要分為「金活」和「絨活」。「絨活」又叫「絨線活」,它和普通的刺繡使用材料不同,材料多是絲綢。而「金活」又叫「盤金綉」,主要的綉線材料則是純金或者純銀製作的特質綉線——把黃金或者白銀錘成箔片後,再捻在絲綢上,製成金銀線來刺繡。

學成之後,寧國璽就在北京的京綉廠上班開始修復和複製宮裡的刺繡,退休後又回到這裡,創立了京綉作坊,授徒無數。22歲那年,劉秀花從河北嫁到北京城郊。她喜歡刺繡,嫁到寧家時,隨身帶了一個針線盒和一隻自己繡的貓,公公看見後很驚喜,問劉秀花願不願意做他的徒弟。

#劉秀花至今還保留著那隻自己做的貓

「那時我還不知道京綉是皇家刺繡,只是感覺這種刺繡很奇怪,不僅綉工全是男的,而且這種刺繡技法不僅不外傳,甚至在家族內也傳男不傳女。」京綉有著「皇家」屬性:綉工們一般都是在宮裡的繡花局做刺繡,而彼時的女人們只主內,不能出遠門。但京綉傳到丈夫這一代時,丈夫對這手藝完全沒興趣,刺繡面臨失傳的處境。

直到劉秀花嫁到寧家時,京綉市面上消失了大半個世紀。「正好我對刺繡一點就通,於是便成為寧家第一個女綉工。」後來她才知道,這刺繡就是「宮綉」。

「褪色」的京綉

做京綉用的金線,是用純度為98%的黃金製成——是先把黃金壓製成極薄的金箔,然後把金箔切成金箔線,再纏繞在絲線或者棉線上,方才成為「金線」。

#目前全國能生產做京繡的金箔的廠家只有南京金箔廠一家,這種生產金絲銀錢的工藝,如今也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

劉秀花的京綉紋樣幾乎是清一色龍紋,用材要麼是金絲,要麼是銀線。劉說,京綉服務於宮廷,只求威嚴華麗,皇家風範而不注重實用和經濟性,用工用料都不計工本。所以失去宮廷這個最大的客戶後,京綉手藝人的經濟來源就斷了,更談不上傳承——京綉手藝人綉龍袍上一條五爪金龍的金線的價值,大概就是綉工一輩子的工錢。遇到大件的京綉作品,她需要提前跟金箔廠預訂材料。訂購的客戶把材料準備好來了才敢動針。因此,一般情況下,京綉都是用合金線代替純金。

#與俗稱「閨閣綉」的四大名綉不同,京綉是典型的「宮廷綉」,整幅刺繡都用金絲銀線來綉,加上龍鳳麒麟或者花開富貴等圖案,呈現的是榮華富貴、國泰民安的吉祥景象。京綉使用者都是王公貴族,對於他們來說,刺繡的政治象徵意味要遠大於實際用途,特別是京綉中的「金活」,上面的圖案有「圖必有意,紋必吉祥」之說。

在狹小的京綉作坊,劉秀花和徒弟們一起和我們展示著京綉技藝。一幅京綉製成,要經歷選料、制稿、扎稿、刷稿、 上架、配線、刺繡和刷漿糊等幾道工藝。她向我們展示了正在進行的扎稿和刷稿工藝:將一張半透明的硫酸紙,平鋪在列印好的圖稿之上,然後用繡花針不斷地在圖稿的紋樣邊緣扎出針孔……

半小時後,取下硫酸紙,紙面上的密密麻麻的針孔就顯現出圖稿上的紋樣。當扎稿的工序就完成後,就開始「刷稿」,將剛才紮好洞的硫酸紙平鋪在要刺繡的布上,用一塊海綿蘸取石灰在硫酸紙上來回刷,石灰便通過硫酸紙上的針孔滲入面料上。當來回刷了四五遍後,再把硫酸紙掀開,紋樣上就顯現出要刺繡的畫稿紋樣。

一幅京綉製作的工期,少則幾個月,長則幾年。

在眾人印象中,京綉貴為「燕京八絕」,就應該富麗堂皇。但劉秀花拿出幾片家裡祖傳下來的老綉片,這完全顛覆我了們對京繡的印象。這些綉片,不用金銀線,也不綉龍鳳,只用普通的絨線綉蝶戀花,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原來,自清代之後,宮廷中的繡花局解散,大批京綉藝人流落民間,開始刺繡。再後來,接受過宮廷藝人訓練和傳承的京綉綉工越來越少,新的京綉綉工忘記了自己「宮綉」的身份和「燕京八絕」的名號。她展示的另外一幅民國後期的京綉作品,京繡的風格已蕩然無存。

#(左)這件民國早期用京綉中的「絨綉」做的嫁衣,這上面沒有一絲金線銀線,但京綉繁複華貴的風格卻依然明顯。

劉秀花家雖然住在北京遠郊,但每個周末都有很多人組團來收購京綉。那時劉秀花不懂京繡的價值,把很多自己做的綉片以很低廉的價格變賣了。「賣掉自己的綉片不可惜,可惜的是師公親手繡的那些綉片,尤其是師公收藏的清代和民國時的老綉片,都被韓國人和日本人低價收完了。」

#劉秀花展示家裡僅有的幾件民國時代的綉片。

九龍圖引千人學藝

曾經為了生計,劉秀花每個周末都會帶上一些綉好的京綉小品進京變賣。千禧年前後這十年,這些京綉小品成了家庭收入最重要的來源。「不知為何,這些京綉,北京人不喜歡,但來北京旅遊的外國人卻特別鐘意。」

大約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京綉紅遍了北京的外國人圈子,形成風潮。那年,劉秀花用盤金綉綉了一幅《騰飛中華》——兩滾金絲,兩滾銀線。金線綉龍身和爪,銀線綉須和尾以及雲朵,依然是用金線綉五爪金龍,但不像綉龍袍時表現唯我獨尊的霸氣,只取龍騰雲駕霧的意向。

作品一推出就引起巨大反響,訂單絡繹不絕。雖然北京奧運會已經過去10多年,但這件作品每年仍能賣出好幾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時,劉秀花又耗時八個月,用金線綉了九條五爪金龍。她給這幅作品取名《九州同慶》。

《九州同慶》在國家會議中心一展出就引起巨大反響,竟然引得上千人爭相報名要學京綉。「跟我學京綉可以,師徒同吃同綉『三年零一季』!」劉秀花開出了這唯一的收徒條件。傳統的手工藝,徒弟跟著師傅學三年是傳統,而學京綉要多出一季,多出的一季,主要是為了侍奉師父,以報答師父授業之恩。

40多年來,劉秀花帶了上百個徒弟,至今還保持著最原始的師徒傳藝模式。劉秀花免費給徒弟們提供刺繡場所。師徒們每天一起刺繡,一起做飯。劉秀花在前面的傳習所教京綉時,丈夫就在後面的房間里逗狗。這是一對安貧樂道的夫妻:劉秀花很滿足於做綉女,而丈夫雖然是個農夫,卻寫得一手好字,每天過得很開心。

時代在變,手藝要想不被淘汰,就得與時俱進。劉秀花用這樣的方式,培養和留住宮綉手藝人。

#40多年來,劉秀花帶了上百個徒弟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第16屆觀瀾湖高爾夫馬拉松大賽開幕 6000名球員展開角逐
號稱死亡率 60% 的「超級真菌」,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