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瀘定橋鐵索重達40噸,一萬二千多個鐵環,古人是如何架起來的?

瀘定橋鐵索重達40噸,一萬二千多個鐵環,古人是如何架起來的?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千古名句,讓位於川西腹地的瀘定橋蜚聲海內外。而一部《飛奪瀘定橋》的電影,更讓瀘定橋聞名遐邇,成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旅遊勝地。

(飛奪瀘定橋)

現今的瀘定橋已是遊人如織,一派繁華。

它位於四川瀘定縣境內,橫跨在波濤洶湧的大渡河上,連接著康巴藏區和四川盆地,自古以來就是進藏的咽喉要道和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歷史上上演了無數次經典傳奇。

100多年前,太平軍將領石達開在「天京事變」後,率部抵達這裡,遭遇清兵的圍追堵截。面對著巨浪翻滾、一瀉千里的大渡河,石達開只得仰天長嘆一聲,終究還是葬身河畔,全軍覆沒。

而在1935年5月,我英勇的工農紅軍冒著國民黨反動派的槍林彈雨,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慷慨赴死的決心,飛奪瀘定橋,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書寫了萬里長征路上的偉大傳奇。

瀘定橋修建於清康熙年間。當年,四川提督來到大渡河邊,發現每到汛期時,大渡河就水患頻發,兩岸百姓往來極為不便,只能依靠簡易的木船強行渡河,經常發生船覆人亡的事故。

於是,他上奏康熙帝,希望在大渡河上修建橋樑,方便百姓出行,促進兩地貿易。

康熙隨即敕令工部大臣趕赴當地,耗時近兩年,終於建成了這座鐵索橋。康熙聞聽後龍顏大悅,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字,當地也隨之更名為瀘定縣。

(康熙畫像)

建成後的瀘定橋全長103米,寬約3米,橋身由13根粗大厚重的鐵鏈支撐,由12164個鐵環緊緊相扣而成。算上橋兩頭固定所用的地龍樁和卧龍樁,整座鐵橋重約40噸。

那麼,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沒有現代化的起重吊裝設備,古人是如何建造這樣重達40噸的大橋的呢?

關於如何將沉重的鐵鏈拉到西岸河邊,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說在修橋的時候,人們最初的想法是將鐵鏈放在木船上,讓兩位水性出色、孔武有力的艄公撐過去,但由於鐵鏈太重,加上水流湍急,木船根本到不了對面河岸,為此還淹死了不少艄公。

正當大家絞盡腦汁仍然束手無策之時,一位名叫噶達的大力士突然來訪,他願意幫助大家將鐵鏈運過去。只見他將兩根鐵鏈分別負在雙肩上,乘船過了河。就這樣,這位大力士連續往返了數次,終於將13根鐵鏈全部運完。但他也最終力竭身亡,累死在了河邊。因此,人們在瀘定橋的橋頭修建噶達廟,永世紀念這位英雄。

不過,這終歸只是個傳說。

當時的清廷為了修建瀘定橋,彙集了周邊漢源、天全、滎經、西昌等數個縣的能工巧匠,甚至包括陝西漢中的匠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討建橋方案。

首先要確定是修建木橋、石拱橋、還是鐵索橋。

(紅色景區——瀘定橋)

木橋的方案被一致否決了,因為雖然木橋的材料取材方便,建造過程簡單,但大渡河水流湍急,特別是在汛期時水患頻發,木質橋樑很容易被損壞。

關於石拱橋,工匠們發現,需要在兩岸修建承載全部石拱橋重量的巨大基石,但大渡河兩岸地質疏鬆,其下方全是鬆軟的砂礫層,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橋身重量,下方的砂礫層也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橋的倒塌。

所以,工匠們最後決定修建鐵索橋。

現在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將沉重的鐵鏈運到河對岸去。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從山區百姓利用溜索過河的方法中得到啟示,最終用索渡的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將粗大的竹索繫於大渡河的東西兩岸,將帶有長繩的10多個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鐵環固定在竹筒內,安排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在對面拉動長繩,鐵環便隨著竹筒緩緩地滑到了對岸。

鐵索拉緊後,再把它固定在地龍樁上,最後在地龍樁上面壓上足夠的重量,一條鐵鏈就此完成。

300多年過去了,歷經風雨的瀘定橋仍然屹立不倒,繼續發揮著溝通藏漢,造福百姓的作用。

(參考資料:《瀘定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奇說史 的精彩文章:

夏禹九鼎,隨侯珠,太阿劍……這些無價之寶極可能在同一個地方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乾淨?外國傳教士日記:那天「我吐了一天」

TAG:小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