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秘籍:禪定論,打開心靈沉重枷鎖的一把金鑰匙

心理學秘籍:禪定論,打開心靈沉重枷鎖的一把金鑰匙

世人皆知,人生無常,生活不易,每個階段的人生,起伏不定,當你努力為生活打拚,發現生活不僅僅只是生活,還藏著心靈層面的困惑。

得到物質財富固然歡喜,但過一陣子,便開始覺得不對勁,怕虧,失了大本,懷疑身邊的人是不是真心待己,至親能否守得住家業,也擔心失去健壯的身板。當盡所能用金錢鋪平內心不安的情緒,發現金錢給人的快樂並不能持久,所面對的是逐漸被放大的焦慮感!

而窮者,不覺與富人產生距離感,因為內心的衝突對立,甚感卑微或仇視富者,當然,也有人趨炎附勢把自己整得像馬屁精似的,處心積慮只為攀緣獲利,看上不看下,冷對窮親窮友,此等人為慾望而歡也非長久,時常顧慮個人得失,內心搖擺不定,也是一種苦。

所有圖片源於網路

在中道世界裡,筆者見證了人間疾苦,人們不經意產生的情緒變化,不能自已,是苦!深刻感覺到人們那個「我」的念頭被撕的七零八落,就像大人怒打孩子,當念頭過後,又開始心疼。有的人左右為難,道理知道的多,但心亂如麻,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做了……多數人心念一動,情緒便跟著上去了,一時魯莽或是彷徨、釀成大錯,其根本原因來於人性潛在的慾望,因「我」要得到什麼,是不能輕易忍受得不到、失去的結果出現,一旦違背了他所要得到的意願,邪念便佔據主控權。不論是誰,成不了自己精神上的主人,都與奴隸相差無幾。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苦,世人皆有,不論誰如何的再牛逼,終逃不過共同命運苦的糾纏,一份固執的認真,一份放縱……人性隨本能、自我、超我肆虐玩弄,矛盾相互對抗與壓迫,這是苦的根源。

佛家講究無執、放下,筆者並不鼓勵大家「一刀切」,大部分人對於它們的概念比較抽象,都聽說了好多年,具體怎麼個不執著,放下法,讓心回歸安寧,得到真正的自在,相信多數人都無法做到,因為人們眼裡的世界是有分別的,讓大家不被分別左右,抵抗本能驅使,這需要下多大的功夫才能達到?再者,人們受困於無明煩惱,對放下、不執著只有概念上的理解,心理沒底,扯不到什麼應用。

難道人們的精神世界就該被無明繼續摧殘?當然不是的,有苦自然有樂,世人應當須知,任何事物存在一體的兩面,不受強加意志而轉移,人們只希望快樂常在,不接受苦的一面,哪裡行得通?愈加煩惱是必然的。要學會尊重並接納它們,離開了主觀的無理要求,又認識了苦的根源,便多了一點釋懷,才有可能找到真正離苦得樂的智慧。

筆者歷經一番實證,覺察到再好的道理它都有漏洞,但是當你想方設法補那個漏洞,也發現漏洞反而越補越漏,越補越迷,最後竟分不清南北,如陷進迷宮,走不出自己。

正當我用精神力量抵抗所有的浮躁,儘管還能靜下心繼續尋找心中的道法,但始終覺得不大穩妥,突然開始反問自己,多年來,與無明抗衡,心中雖然安寧,也反覆驗證多種修心自在法門,卻沒得到真正想要的答案,不覺質疑,難道完善思想體系真的錯了嗎?

筆者就這樣不斷反問自己、思辨道法,又經幾載,心似乎更穩定了,我也漸漸確定了自己身上所持有的特點,一種能與無明抗衡的耐壓力,若是拋開無明另談的話,別人與我爭執,那種耐壓力與平靜便得以體現,從而加深了我對它們的印象:與他人相處,隨緣而應。別人謗我,安然處之,並真心勸他向善。見到旁人情緒不穩,把我視為出氣筒,我樂意接受,因為他比我苦,當給他安慰,反而感到他心靜不少。當見到別人落難,同時觀照自身,別人如己,誰都會陷入困境的一天……

筆者原以為一無所獲,後來漸而體會,原來修心,不限於獨處,世間人事也是修心的道場,它最能磨鍊你的心志,修證你心中的道法,使你見證了自身的定力與世人的疾苦,既然見到世間苦,又有何理由埋怨、討厭受苦的人?或是對美醜,強者弱者加以區別對待?

算來算去,本來就是。道理懂的多,覺得都是道理,便不成道理了,因為在實際應用中,是不能有其他非分之想,則應觀顯當下,應對如是,當下之外,內矛外矛相斥,內不成內,外不成外,當下散亂不止,處事停滯,無從下手。

舉一例,人類文明亦有生有滅,不生不滅可視為中道,有慧根德性者必嚮往不生不滅處,但若是思索外來文明,即會發現,新舊文明更替,人類文明下的不生不滅也有時間局限性,因為人類所有的一切最終還是會消失,而新文明下的不生不滅,有待於新智者的挖掘與開拓,至於新物種能否像人一樣擁有智慧,見證不生不滅,那就要打一個問號了?但中道規律一樣不變。

如此這般,大部分修道者則會認為人生毫無意義,既然一切都會壞敗,不生不滅也失去了意義,那還修什麼呢?根本沒法修了。

這就是著相了,須知,新舊文明的生滅交替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舊文明是內矛,新文明即是外矛,內矛有內矛的中道辯證,外矛也是,如若用當前的中道觀去看外矛的世界,內矛與外矛相互排斥,當下則顯得混亂,沒有方向感,應當守持當下,堅守我們當前的人類文明時代,新文明有新文明的世界,與當前的我們無任何干係。

一樣的道理,世人每天所經歷的事,也知當前要幹什麼,心念卻不由隨外境所轉,想干又不想乾的心情,相互壓迫,徒增煩惱,致使稀里糊塗的幹事不明所以,圍繞在煩惱流轉的正是過去與未來,若能擇中,當選當下,便無類似煩惱。

話雖如此,修行也絕非易事,除了正確的知識引導外,還需躬身踐行,時刻牢記活在當下,不染外相,專註一心,念頭則不散亂。不著相非無視一切相,而是不受一切相影響,這是禪,逢境不被所轉而專註當下一念,是定,禪定一體,如如不動,不被外相打亂,一來不生煩惱,二來可深刻覺知事物本質而顯智慧。但禪定法亦不可深修,否則即是落了極端,容易誤入邪定或是強定的境地,與學佛、修心無益,凡是合適就好,才是中道。

原創:心靈修行記

筆名:青燈禪

《心靈修行記》一直致力於心理破譯、心理學、心靈雞湯、草根傳志原創語錄、心理免疫學、行業內幕預測、未來科技猜想,以真實故事為主導,也包括極少部分小說的成分,意在開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但所有的篇章僅供參考,旗下有《奇緣傳》、長篇小說《凡人悟道斗惡魔記》等作品,歡迎關注這三部作品更新情況,謝謝。

筆者已委託維權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未經作者同意,請勿私自下載、轉載作品,翻版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燈禪 的精彩文章:

TAG:青燈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