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回顧了近60年的拍照史後,我信了:華為P30可能真的能載入史冊……

回顧了近60年的拍照史後,我信了:華為P30可能真的能載入史冊……

華為昨天在上海發布了年度旗艦新品P30系列手機,到場的媒體用「能上九天攬月」來形容這款新產品的影像功能,還有開玩笑說「買相機送手機了」。影像能力,毫無懸念成為P30產品最引人關注的閃光點。

近幾年來,華為把「手機拍照堪比相機」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影像能力對華為的市場回報也很可觀,甚至可以說是為華為在手機市場中彎道超車提供了充足馬力。

華為攝影這麼牛,那麼手機真的可以替代相機嗎?這個問題,媒體朋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像不像早幾年新媒體剛剛興起的時候大家每天都在討論的「手機上網看新聞這麼方便,紙媒會不會消亡」?

在著名的「媒介即訊息」理論中提出:人類發展歷程中,真正有意義的訊息並不是各個時代的內容信息,而是提供這些內容的媒介本身,只有當人類擁有了某種媒介之後才能從事相應的社會生活。

一個時代中人類使用的工具提供了一個時代的可能性,這些工具組成了社會的變革史。和從每天閱報到手機不離身的新聞傳播媒介變化一樣,從相機攝影到手機「打鳥」,並不是說手機一定要替代相機,而是帶來了圖像形式、內容的變化,更是影響了作為拍攝者的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和思考這個世界的習慣。

假如時光回溯到19年前,夏普發布了世界首台具有拍照能力的手機時,我們思考的只是「這堆馬賽克和相機怎麼比啊」;而19年後的現在,當華為發布P30時,網友卻為其「牛逼的拍照功能」點贊。

誰曾想過,手機上一個拍照功能,悄悄記錄了時代變革呢?

驀然回首,手機能拍照這件事都快20年了

新聞記錄著每個時代當時最「新鮮」的事,通過新聞我們來回溯每個時代關於拍照這件事是什麼樣的。

在媒體的資料庫中搜索「相機」、「拍照」等相關關鍵詞,最早可以搜到1956年的報道「北京市工業手工業品種展覽會上展出了一架國產的仿萊卡3A型照相機。」很多老一代人記憶中的上海牌相機則是在1958年2月被報道「第一台上海牌58型照相機由上海照相機廠試製成功」。此後,50年代陸續還有華山牌、孔雀牌出現在舊報紙中。

上海牌照相機被視為在照相機發展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地位,標誌著我國相機生產走向正規,也是第一批工業化生產的照相機,1100多架「萊卡上海版」的上海牌相機製作精緻,代表著當時的工業生產能力。

80年代後,普通具備拍照能力的相機已經不夠「新鮮」到能登上當時的報紙了。出現在報紙上的是「袖珍照相機」、「太陽能照相機」、「無膠捲照相機」、「電子自動曝光相機」……相機製造的創新層出不窮,工業製造水平提升的同時是購買需求和購買能力的提升。50年代上海牌相機生產了1100多台,而87年記錄在報紙上的數據顯示:我國照相機年產量突破200萬架。

90年代,數字式相機是當時的潮流。「數字式照相機」在90年代被媒體稱為「信息時代的產物」,是不是覺得當時所謂的「信息時代」和如今我們體驗到的「信息時代」彷彿不是一件事。根據當時的記載,1995年數碼相機的像素是41萬,到1996年81萬像素, 1997年超越了百萬像素後,數碼相機開始大範圍普及。

就在數碼相機被普及的2000年,手機開始搭載攝像頭:夏普發布了一款內置11萬像素的手機,如今華為P30手機產品的攝像功能有4000萬像素,當年的11萬像素放在現在看就是一堆馬賽克。

手機 相機,在夏普發明這項「跨界」結合時並沒有產生一夜爆紅的效果,或許很多人認為「已經有了相機,為什麼手機也要能拍照呢?」、「手機就是打電話的呀,拍照的事就交給相機做好了」,誰能想到如今手機拍照成了理所當然的事。2002年,曾經手機界的「大佬」諾基亞推出了其品牌下第一款內置30萬攝像頭的手機,將攝像頭推入了手機必備的潮流時代。2002年在上海開幕的「亞洲信息技術展覽會」上,「手機當相機」也被媒體作為展會上的看點記錄了下來。

伴隨手機拍照功能的普及,當時還引發了不少議論,「手機拍照要立規矩」是媒體在2004年的「熱點解讀」。也是在手機拍照開始進入主流市場之際,華為成立了手機業務部,15年後的現在,華為手機拍照能力登上全球頂尖。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如今用手機拍照這麼習以為常的事,竟然也有將近20年的歷史了。當我們回顧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每個時代被我們握在手裡的工具,是當時的理所當然;當它們被時間線串聯,組成了一部社會進步史,從工具的變化記錄了技術能力、經濟情況、消費理念等等內容,細細品味,信息量巨大。

當我們拍照時我們在思考什麼?

從相機拍照到手機拍照,不僅是物質社會的變化,還有很大變化的是我們看待、理解以及思考世界的習慣。

在50年代,相機還是「稀有品」的時候,當人們在拍照時一個最恰當的形容詞就是「拉風」、這種「拉風」也曾經由電視機、自行車、電話機等等新鮮出現在當時生活中的事物所帶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走在時尚的前沿,當然也是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的某種象徵。

當數碼相機開始替代膠片相機的時候,膠片開始慢慢成為了一種情懷。這種「數字時代」的到來,令人感觸最深的就是方便:不需要去沖洗等待,拍完用數據線連接進電腦,即刻可以查閱。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能儲存在計算機里的東西,就慢慢失去了實體形態:和相冊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一樣的,還有磁帶、CD、VCD/DVD、報刊雜誌……

手機拍照功能誕生近20年,一個觀念的轉化就能生動演繹這20年:拍照手機剛出現在市場上時,我們想得是「挑一部能拍照的手機」;而如今我們習以為常「還有手機不能拍照的嗎?」

當手機拍照成為習慣時,回顧十幾年前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想嫌棄「這是一堆什麼渣渣」,轉過身去用手機拍照還能拍出專業度,而作為手機攝影的工具代表,華為在發布手機時如同在發布相機一般詳細介紹了影像相關的參數:

P30採用超感光徠卡三攝,包括4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800萬大像素長焦鏡頭; P30 Pro則採用超感光徠卡四攝,包括4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2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800萬大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以及一枚ToF鏡頭;

搭載了超感光感測器,用黃色像素替換傳統RGGB感測器中的綠色像素,黃色像素可以同時接收紅光能量以及綠光能量,進光量提升40%,改變了40多年來傳統數碼攝影的感光規則,最高感光度可達ISO409600;

突破變焦能力,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最大50倍數碼變焦,還能防抖;

加入超廣角鏡頭,2.5cm微距拍攝不在話下

換句話說,用華為手機拍照的時候,竟然開始用單反相機的思路考慮成片的參數:用了多少ISO、多少倍的焦、是否使用微距……媒體報道形成這是「買相機送手機」好像並沒有毛病。在發布會中,華為不僅自信表示「用P30 pro拍攝了月亮」,更表示華為手機攝影開創的是數碼相機發明40多年來的全新架構。

雖然目前來看,我們感嘆於華為手機拍攝能力的強大,驕傲於民族品牌以優越的性能走向世界;或許幾年、幾十年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的時候,華為P30系列產品是時代變革中值得被記錄的一筆,我們到時候會如何描述它?有可能會是:自此開始,從手機隨手拍進入了手機專業拍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香港掀起科創潮:給年輕人一個向上流動的機會
微軟為AR/VR推出Maps SDK,助你輕鬆創建MR旅行探索體驗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