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追根溯源,始於漢水
「漢」追根溯源,始於漢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晉人陶淵明,雖然是個遠離世事的洒脫之士,但在《桃花源記》中一句「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就顯露出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正統。即使是在戰亂中的晉朝,「漢」仍被士大夫們尊為正朔。
「漢」追根溯源,始於漢水,莽莽秦嶺,是漢水的源頭,更是周的故里。
「三代」之說,起自西周。當年,是周滅了商,自然不願意以商為正朔,於是,就把自己說成是夏的承繼者,遂有華夏,諸夏之說。周將諸夏之外,皆稱夷狄。如:苗、黎、荊、東夷、百越、巴、蜀、氐羌、西戎、犬戎、北戎、山戎、鬼方、獫狁、赤狄、白狄、義渠、林胡……當年的夷狄真不在少數。
諸夏之成為「多數」,客觀上要感謝春秋戰國的天下大亂,是大混亂促成了大融合:北之趙、燕,征服兼并了許多狄人的部族;東之齊、魯,征服同化了東夷各部族;西之秦,本身就是戎、夏混合的族群,又征服了西戎與巴蜀一帶的氐羌;南之楚,原本南蠻,又吞吳並越……各方的「華夏化」,為秦並六國提供了大一統的基礎。
秦建立了第一個真正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擁有了真正的多數族群,依此而論,我們該稱「秦族」才對。事實上,外國人至今仍用類似三秦大地的土音「秦」,變成洋音來稱呼我們。但,秦不爭氣,用殘暴不仁、橫徵暴斂為統治手段,只坐了十五年天下就垮台了。漢就此接收了一個現成的「大戶人家」。
漢高祖劉邦,本是江蘇沛縣人,原與秦嶺的漢水一點關係也沒有。就因為幫秦朝當差,在押送服役人員的途中,聽說陳勝、吳廣造反了,想到自己的差事也無法完成(秦法規定,押送差役不能按時到達,是要殺頭的),索性拉起一支隊伍也隨大流造了反。隨後,由於先打進咸陽(秦都城),反秦有功,被楚王分配到漢中,當了漢王,就此,和漢水扯上了關係。再以後,楚漢相爭,劉邦得了天下,遂將漢王之號升級為漢朝國號。自漢以後,雖漢的意識形態,國體規製為歷朝所承繼,但,各朝仍以華夏人自稱(漢雖被各朝奉為正朔,但漢族尚未形成稱謂)。直到元朝蒙古人統治中國後,為區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才正式稱為漢族。
發源於秦嶺之陽的漢水,南下武漢與長江相會,原本是上天的一個水系布局,無意之中,卻編織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網路。從很古的時候起,漢水就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江河淮漢」。這一古老的水系打通了文明的通道,使黃河文化圈與長江文化圈得以交匯融合,從而完成了華夏文化的偉大架構,形成了由不同族群與不同文化融合而成的漢民族。而今,漢民族人口己達十二億左右,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漢」的古字,《說文》解為「漾也」,本意是水名,指的就是漢水。漢朝統一天下後,「漢」這字,漸漸脫離了水名,成為一個巨大王朝與族群的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稱漢朝的人為「漢子」,後來,被代指男子,成為「男子漢」。「漢」這個字一步步被美化,再後來,連說天上的事,也用上了這個「漢」,叫「星漢燦爛」。
(全文完)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