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通情達理,孕後爭吵不斷?別讓懷孕成了婆媳關係的試金石
常有媽媽來向菌菌吐槽,說懷孕前也沒覺得婆婆咋不好,為什麼懷孕後婆婆就那麼不講理?
在懷孕前,老兩口、小兩口,互不打攪,日常生活中也就不顯得婆婆和媳婦有多看不對眼。但到了孕期和產後育兒階段,兩代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娃娃身上時,就會出現一種「搶地盤」、「搶話語權」式的衝突。
懷孕後婆婆日常掛在嘴邊的就是:
我當年——
你這樣不對——
為孩子好,你必須——
……
這種連番轟炸,即使本身脾氣不錯的媳婦,也常常會因為懷孕後出現的各種不適,逐漸失去往日的耐心,婚後努力經營的好兒媳人設全面崩塌。
其實,媳婦和婆婆處不到一起,無非是有這兩個層面的原因。
1
學識經歷不同,
導致認知上的矛盾
通俗講,就是代溝。兩代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經歷的教育不同,會帶來各種認知上的差異。
比如婆婆當年懷孕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現在。那時候,誰懷孕能吃一隻老母雞燉湯,整個村子女人都羨慕。但現在物質水平上升,孕期講究營養均衡,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綠葉菜,在婆婆的認知里,一定就是沒營養的代名詞。這就是代溝。
但這種幾十年形成的觀念,一下子改掉肯定是不可能。
2
身份角色不同,
媳婦無法去依賴信任婆婆
雖然在婚禮的時候,都改口叫了「媽」。但親媽和婆婆終究是有差別的,不然也不會是兩個不同的稱呼。
女兒和親媽之間20多年的相處經歷,彼此熟悉再加上血緣羈絆,所以可以無所顧忌的撒嬌,無理取鬧。但婆婆卻是一個突然間進入你生活的「陌生人」,而這個不熟悉的人還要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自然讓你覺得不適。
如果你卧床休養,親媽端來一碗湯,你第一反應就是,媽媽心疼我;換成婆婆端來:又來了,又來了,今天喝多少了……
這兩個問題,也不是完全無解,懷孕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契機。
如果你正在懷孕,一定要抓住這個緩和婆媳關係的最佳時機。十月懷胎後,你不止會收穫一個可愛的寶寶,還能收穫一個好婆婆。
十月菌還幫你們準備了一份操作指南幫你攻略婆婆:
1
不要在心裡預設惡婆婆的形象
婆婆的形象常常被影視劇或者小說惡化、醜化,但不要把普通的家庭生活搞成宅斗劇。
換位思考,都有媳婦熬成婆的時候。現在醫學、科學發展飛速,現在你以為的真理、科學等20年後你成為婆婆的時候也可能會被兒媳婦推翻。
在孕期,婆婆和媳婦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分娩一個健康的孩子。所以少些計較,和婆婆一起心往一處使。
不必和婆婆爭搶到底要按照誰的法子,有時候可能會有些封建迷信,但是只要不觸碰底線,不傷害到胎寶寶身體健康,就忍了。
比如說去胎毒,你和老公都知道沒胎毒,但跟父母輩能說通嗎?要讓50、60歲的父母現在弄明白這些,不亞於讓大學畢業十年的你現在再重新自學一次線性代數,99%的人掛科。
大不了就吃幾個鵝蛋、鴨蛋的。實在拿不準、擔心傷害寶寶的全給老公吃。
但是對於一些明確會傷害寶寶和孕媽健康的行為,還是不能將就,此時需要第二招。
2
好好調教下老公
出現婆媳矛盾時,黑臉讓老公扮,別自己去和婆婆硬杠。
就如同親媽和婆婆有區別一樣,婆婆和兒子肯定比跟媳婦更親近。兒子和媽媽是很難積累仇恨的,而且兒子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更久,更能摸清楚媽媽的脾性,知道怎麼說不會點雷。
同樣一句話:媳婦說出來,就是嫌棄婆婆。兒子說,就是鬧脾氣。
但此處需要老公高情商一點,像下面這種蠢老公就算了。這不亞於,當著老媽的面說,你倆掉河裡,我去先救媳婦。
如果當著你和婆婆的面兒,老公向著親媽,那你很傷心。如果老公幫你對付婆婆,卻也無疑是在激化矛盾。試問,20年後你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你開心嗎?
這種看似是向著你了,但實際上是在婆婆面前「黑」你。
真正的好老公,此時要做的事情是調解,不是無意義的去挺誰,或不挺誰。婆媳關係不好,老公絕對有責任。
3
潛移默化改變婆婆的觀念
婆婆幾十年積累的舊觀念,舊習慣,要讓她全部改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改變的方式要溫和,暗搓搓的來,潤物細無聲。
比如,我不給你說,但是我可以把靠譜的科普文章轉到朋友圈,轉到家族群(這操作可以讓老公來)。
或者我直接給客廳顯眼的地方放一本專業的孕產書籍,出現矛盾,咱就翻書,直接翻到我想給你看的那一頁。
比如十月菌我寫的科普文章,比如我推薦這本《十月菌為你十月呵護》。
一本書涵蓋備孕,懷孕,分娩,產後四大部分。從備孕時的葉酸服用、孕前檢查,到孕期疾病、飲食和護理,從胎盤、臀位等問題,到如何選擇生產方式以及如何坐月子,有病理病因的解釋,有預防及應對的方法,可以說囊括了孕期媽媽會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
孕媽和婆婆有任何孕育相關的分歧,都可以及時找到最權威的解答,不需要求人解答或者去醫院進行預約專家,一書在手,孕育無憂!
如果你還因為孕期問題和婆婆產生矛盾,就趕緊帶一本十月菌回家吧!
限時開團
原價:169元
特惠價:98元
※該當奶奶的年紀卻當媽是什麼體驗?網友,孩子開家長會想想都尷尬
※育兒專家親測,3歲起用這12句誇獎孩子,能改變一生的思維方式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