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提到元寶,估計不少人會想到電視劇中那金燦燦、白花花的金銀元寶,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元寶的種類有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元寶」,您絕對沒見過,因為它是僧侶道士尼姑專用的大「元寶」,它究竟有何奧秘?如果你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中國錢幣博物館是國家級的專業性博物館,主要具備古代和現代錢幣的收藏研究以及展示等功能。中國錢幣博物館二樓的拐角處,有一方明亮的玻璃罩,裡面陳列著一尊非同尋常的文物,該文物被專家們稱為「度牒銀」。

該度牒銀為全銀製造,形狀如倒扣的小案,其上刻有「度牒銀刺史崔亢進,永州課五十兩」的字樣。不少地方都曾出土過類似的度牒銀,大約尺寸為長179毫米,首寬88毫米,重1860.3克左右,面值為五十兩。其造型與古代元寶相似,只是體型要比元寶長很多,屬於唐代銀鋌中的一種。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專家們通過翻閱史料,並沒有發現度牒銀上所說的「刺史崔亢」,只是在《康熙永州府志卷》中,發現有一個唐代的刺史名叫崔沆,二人名字相近,疑似通假字。後來又發現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其詩中也曾提到崔亢此人,這才確定了度牒銀鑄造的年代為唐憲宗元和年間。

度牒是古代朝廷為僧侶、尼姑以及道士發放的一種「證書」,凡人出家並非如電視劇一樣看破紅塵就能剃度,而是都需要官府的憑證,只要拿到官府出具的證明,才有資格被寺廟所接納,成為一名合法的出家人。若是沒有官府出具的相關度牒,則該僧侶即為違法剃度,不僅自己要受到懲罰,連為其剃度的寺廟跟方丈都要受到株連。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古代有一個規定,凡是出家之人,都無需再服勞役和繳納賦稅,這無形中就給國家帶來了損失和負擔,為此官府嚴格控制僧侶的數量,以確保府庫收支平衡。由於度牒是免費發放,不少好吃懶做以及無家可歸之人生計無著,開始爭搶著去做僧侶,讓國家無形之中減少了一大批勞動力,為此,唐代官府開始有償發放度牒,發放度牒所收的款項被稱為「度牒銀」,以此措施扼制民間的惡意出家行為。

官府久而久之,嘗到了度牒銀的甜頭,便開始將度牒銀作為財政收入的固定部分,算是對僧侶不服勞役不賦稅的「補償性罰款」,甚至還有些貪官污吏公開明碼標價賣度牒,致使唐代出現了度牒胡亂頒發的現象。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安史之亂後,由於戰爭的消耗,國庫急需補充錢糧,唐朝官府在統治者的示意下,開始在山西太原境內大肆收攬僧侶出家上繳的度牒銀,並將其製成五十兩之銀鋌以供戰備。

唐王朝面臨安史之亂時,飲鴆止渴般的將度牒銀制度推到了頂峰,雖然在短時期內聚集了大量的軍費,可無疑也給後來的民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毫不誇張的說,度牒銀制度只能解燃眉之急而非長久之計,當統治者下令大量發放度牒索取錢財時,大唐離滅亡的命運也就更近了一步!

錢幣博物館藏有珍貴的度牒銀,它見證唐朝一項少見的制度

直到唐代滅亡,經歷了五代十國之後,兩宋依然沿用度牒銀制度。可宋代卻吸取了教訓,一直在嚴格把控僧侶數量,全國每年規定一定的出家名額,若是超過該名額數量,即使有再多的錢財也無濟於事,由此看出兩宋的統治者對「出家剃度」的敏感性。

直到朱元璋開創了明王朝後,度牒銀制度才真正的消失,國家開始免費為僧侶發放度牒,不收取一分錢的費用。至於為什麼朱元璋會取消度牒銀制度,小編覺得,畢竟在所有的皇帝中,只有朱元璋做過和尚,可能這就是老朱對以前同行們的福利待遇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里耶出土一種食物,它與大蒜雖是兄弟,但功效卻不相同
清朝舉人考不中進士,可以靠「拼顏值」的機會上位,基本是在胡鬧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