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真正的大智若愚

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真正的大智若愚

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真正的大智若愚。

他從公元223年登基,直到至公元263年投降曹魏下台,自阿威稱帝長達41年之久,成為整個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卻被後世誤解為「稀泥」,不堪扶植。這是為何?

這個人就是蜀漢後主劉禪——人稱扶不上牆的阿斗。可是,如果劉禪真的就是一團稀泥,為何在那個三方混戰的亂世,穩坐蜀漢龍椅長達41年之久呢?

有人說,劉禪之所以能做這麼久的君主,全拜諸葛亮忠心輔佐所託。諸葛大名確實名垂宇宙,可是,如果真是仰仗他一人之手,我們知道,諸葛亮與公元234年鞠躬盡瘁五丈原,劉禪投降還在29年之後的263年。這又作何解釋呢?

我認為,恰恰說明,諸葛亮對蜀漢的重要無需否認,但恰恰也說明劉禪「大智若愚」的絕頂智慧。能讓智謀蓋世的諸葛亮也「看走眼」的他,自然不可以用「愚蠢」所形容的。

關於劉禪「愚蠢」的故事,我這裡就不再細說了,反正「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幾乎家喻戶曉,各種描述也是繪聲繪色。在我看來,劉禪愚則愚矣,「蠢」則未必!

早在劉禪年幼之時,任何才智過人的人,也唯有年幼時才能被人略窺端倪。畢竟,社會閱歷不足,不懂得藏拙,容易鋒芒畢露嘛。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曾向射君誇獎劉禪,說是「太子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諸葛亮從來不是阿諛奉承之徒。既然劉禪年幼的表現能得到他的承認,可見智力已是出類拔萃了。

後來,諸葛亮更在《與杜微書》里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請注意,這是直接說18歲的劉禪,「天資仁敏」。什麼叫「仁敏」?「博愛厚德曰仁,英斷如神曰敏,明達不滯曰敏」,可見,在諸葛亮眼裡,18歲的劉禪,不但才智過人,還非常仁愛。由此可見,劉禪絕不是愚蠢之人。

有人會納悶,既然你說劉禪很有才智,為何後來的表現卻這麼糟糕呢?這又不得不說到諸葛亮了。

自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不負託孤重任,可謂竭盡心血支撐大局。一方面安內,一方面還試圖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扶漢室」的遺願。這麼做從大局上說本沒有錯,可是真的適合蜀漢的國情嗎?

須知蜀漢以益州一隅之地,本就只適合苟且偏安,想要北伐中原其實是螳臂當車。可諸葛亮不能辜負劉備所託啊,也只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可以說是蜀漢的既定方針,誰也不能反對。

此時的「幼主」劉禪,以「天資仁敏」的資質,可能也確實看清楚了事實。但是劉禪能說什麼嗎?反對諸葛亮?加入真的這麼做的話,一來會招來「容不下先賢」的惡名,其次,君臣不和,正是封建王朝的大忌啊。

所以,正是劉禪的「大智若愚」,才能和諸葛亮相安無事。要不然,兩虎相爭之下,儘管劉禪很可能鬥不過諸葛亮,但無論誰輸誰贏,輸的都是蜀漢、輸的都是劉禪啊。所以,劉禪治放縱諸葛亮北伐,其實也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要不然,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急著北伐,劉禪為何要規勸他: 「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哪一個當主子的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嘔心瀝血?我認為,正是劉禪看清楚了現實,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所以,這就是劉禪「愚而不蠢」的佐證之一。

諸葛亮死後,獲得自主的劉禪立即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這時候當政的蔣琬,可沒有諸葛亮的威望了。司馬懿南征,劉禪降旨提醒蔣琬:「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不得輕舉妄動。事實也證明了劉禪的決定是正確的。

後來鍾會伐蜀。鄧艾輕騎奇襲劍閣,。這時候,蜀漢主力基本完好無損。劉禪卻輕易地投降了。可能,這才是他被後世稱為「不堪扶植」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我們之所以認為,鄧艾入蜀時,劉禪輕易投降是個軟骨頭。但如果從百姓民生上考慮,劉禪的舉止,正是善莫大焉!

須知,此時的蜀漢儘管還有一博之力,還有姜維廖化等一干肱股之臣,也確實還能給魏國造成一定的傷害,但畢竟被滅乃是定居。如果傾國之力以抗魏,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吃苦的還不是蜀漢百姓?

所以,正是劉禪看得深遠,為蜀漢百姓福祉計,此時立即投降,實乃高明之舉,才真正當得起諸葛亮給他的「仁敏」二字之譽。此乃劉禪「愚而不蠢」的佐證之二。

以上兩點,足可證明,劉禪並不是一個扶不上牆的阿斗,而是仁敏過人,所謂大智若愚,就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來讀古文章 的精彩文章:

調理身體氣血,常用的方劑,有兩點需要注意一下
為何35歲開始,女子容顏開始衰老?《黃帝內經》給出原因

TAG:每天來讀古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