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期的日軍扔手榴彈,要在鋼盔上磕一下,這是什麼奇怪操作

二戰時期的日軍扔手榴彈,要在鋼盔上磕一下,這是什麼奇怪操作

在戰場上武器是至關重要的,武器在戰場上的壓制性的作用也是非常厲害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戰場也發生了變化,更多的高科技的武器被投入了戰場,但就算是這樣士兵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為作戰環境的不同士兵們還是要更加靈活。

在二戰時期的時候日軍的武器要稍微比我們國家的武器要先進一些,其實在戰場上單兵除了使用步槍之外,還有手榴彈也是非常好的武器,可以作為進攻或者是防守的武器,好可以造成大面積的傷害,在二戰時期的士兵們基本上都是要帶著上戰場的。

但是後來在我們看的一些抗日戰爭劇中其實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日軍所有的裝備的手榴彈在拔去安全插銷之後都要在鋼盔上,要是沒有鋼盔就會在槍托或者是其他的堅硬的烏啼山,或者是鞋底上敲擊一下,然後再扔出去,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是日軍的習慣么,還是因為手榴彈有什麼其他的不一樣,其實之前瑟吉歐因為之前的手榴彈有一個問題,就是引信裝置的引爆過長的問題,很容易被對方撿回來扔到自己的手中,所以後來就加入了一個巧妙的設計,使用之前拔掉插銷還要敲擊一下。

在手榴彈的頂端有一個蓋子才是觸發手雷的裝置,手榴彈的爆炸時間就被延遲控制在了7到8秒之間,而對於造作嫻熟的士兵是可以輕鬆的駕馭這款手榴彈的,其實在觸發引信裝置之後扔出去的時間剛好會爆炸,完全不會存在被扔回來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坊 的精彩文章:

美國的軍裝更有實用性,頭盔還可以兩用,這用法刷新三觀!

TAG:軍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