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固定翼預警機長這樣?四個垂尾比殲15小,實體機或將現身

國產固定翼預警機長這樣?四個垂尾比殲15小,實體機或將現身

艦載固定翼預警機被稱為航母編隊的「大腦」,也被稱為航母編隊的「空中指揮所」,但由於種種原因,這麼重要的裝備目前我國仍沒有裝備。不過就在近日,互網曝光了一組最新照片,為大家帶來了好消息!中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模型未來很有可能就長這樣!

從圖片上來看,中國新型艦載預警機與美國E-2「鷹眼」系列預警機非常相似,在另一張照片上,該機與殲-15艦載戰鬥機相比,其機體大小甚至要小於殲-15艦載機,只不過翼展長度可能要超過殲-15。不難推測,那個圓盤顯然是一般預警機的天線整流罩,而那個多垂尾顯然是為上艦準備的,這是因為航母的機庫高度有限,需要預警機降低垂尾高度,因此不得不採用垂尾以降低高度帶來的影響。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預警機已經成為一個技術先進、設備完善的空中預警與指揮引導系統平台, ,是現代空戰不可或缺的系統。最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米格-29在模擬對抗中與美國的F-16等三代戰機不相上下,然而在實戰中,由於後者能夠得到預警機的指揮引導支援,所以米格-29始終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很多人一提到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起飛,總有種慣性思維,認為其必須依靠彈射器起飛,難以在滑躍起飛型航母上使用,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採用大展弦比平直翼的螺旋槳飛機具有較大的升阻比,起降性能良好,不依賴彈射器是可以實現在航母上起飛的。所以未來這款預警機或有可能會裝備遼寧艦與國產航母。

舉一個例子,那就是1963年11月8日、21和22日,美國海軍曾經用一架海軍陸戰隊的KC-130F「大力神」加油/運輸機在5600噸的「福萊斯特」號航母上進行過起降試驗,其中29次為「接觸-離去」式著艦,21次為「全停」著艦起飛。所有這些起降試驗均未使用彈射器,完全依靠KC-130F自主完成。

因此,比KC-130F還要小的固定翼艦載機在航母上不藉助甲板風的情況下,從航母上起降依舊沒有問題。只不過,由於需要清空甲板,因此美國並未讓固定翼飛機在航母上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

此前,國產固定翼預警機已經多次半遮半掩的曝光了,此次曝光距離最開始的一些固定翼預警機模型曝光至少有五六年的時間,這或許表明不久之後,我們就應該能看到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身影了。由於有著後發優勢,除了動力系統不一定能夠超越美國E-2「鷹眼」系列預警機外,中國在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技術方向上已經可以和美國方面平起平坐,我們見到「華夏鷹眼」真身的日子不會太遙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布勞恩 的精彩文章:

美軍最新奇葩戰機:膠合板打造不畏風雨,一次性用完就可丟掉

TAG:馮布勞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