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每亂丟一次東西,就悄悄聰明一點

孩子每亂丟一次東西,就悄悄聰明一點

經常有家長抱怨:

寶寶老愛扔東西,怎麼說都不管用,這可怎麼辦?

孩子扔完說了也不聽,下次會繼續扔,我和孩子他爸天天幫她撿東西。

這個問題,不少家長都深有體會。

哎……一個不留神,就得收拾滿地的食物、餐具、玩具,那個心情啊……

家裡的玩具倒是不少,怎麼玩的都有,可是孩子偏偏喜歡把手邊的東西扔來扔去。

這到底是為啥啊?

今天我們請園長常潤老師講講,孩子總有扔東西的習慣是怎麼回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改掉這個「小毛病」。

寶寶扔東西

是開發智力的過程

扔出去的東西都會往下掉,而且,每個東西掉到地上的情況都不一樣:玻璃杯掉了會應聲碎掉,乒乓球掉了會彈幾下越跑越遠,水球或者西紅柿扔了則會汁液四濺。

家裡的好奇寶寶,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認知能力在進步,是開發智力的過程,難道不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嗎?

寶爸寶媽應該提供充足的可以扔的東西、扔東西的機會,這樣也能讓他們更快地停止亂扔東西。

比如,豆袋、質量輕好抓握的球、海綿飛盤、紗巾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寶寶扔東西

是運動技能在成長

隨著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等運動技能的發展,1 歲到 1 歲半左右的寶寶,就會開始會扔東西啦。

所以呢,扔東西是寶寶成長的表現,應該是一件令爸媽開心的事情。

這個時候,寶爸寶媽只告訴他們「不能扔」是沒用的。合適的做法是告訴他們什麼可以扔,什麼不能扔,以及在哪兒可以扔。

比如,當孩子扔筷子的時候,冷靜地走過去告訴他:「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不能扔,你可以扔球」然後找來一個球給他扔。

又比如飛盤可以在外面扔,但不能在家裡扔等等。

寶寶扔東西

是情緒和社交在發展

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我意識,急切想表達自己的情緒,卻不知道使用什麼語言,常常用扔東西來表達自己不高興了、累了困了或者餓了。有時,扔東西也是孩子表達社交願望,尋求他人關注的途徑。

寶爸寶媽除了制止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應該注意觀察和解讀,及時回應,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或者找到尋求關注的其他表達方式。

對於用扔東西表達情緒的孩子,爸媽可以教他們更合理的處理方式,比如跺腳、深呼吸等。

告訴孩子,可以通過這些方式讓自己平靜下來,但不能扔東西,不能做可能傷害自己、家人,或寵物的事情。

教給孩子尋求注意的方法,可以嘗試角色扮演。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對彼此說「過來和我玩兒吧」,或者拍拍對方的肩膀說「我想和你出去玩」。

這樣,理解孩子的需求並教他具體的社交語言,就比粗暴地制止孩子扔東西好多了。

對於這個年齡孩子來說,講道理和商量一般是沒用的,要讓孩子不扔東西、遵守規則,就得靠不斷的重複規則,一遍一遍地提醒。

寶寶扔東西

需要爸媽幫助寶寶練習自控力

對於 0~3 歲孩子,雖然他們多少知道爸爸媽媽不喜歡扔東西這個行為,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他們不是故意逆反,而是大腦還沒發育到能自覺遵守口頭指令的地步,自控力非常有限。

所以,爸媽應該注意辨別孩子的自控力水平,平時設立一些合理的底線來幫助孩子練習和發展自控力。

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寶寶抓了幾個玩具火車往牆上扔,爸媽應該怎麼做呢?

是發火制止寶寶,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孩子增強自控力?

正確的做法是「定下規則」:

心平氣和地告訴他,火車不能扔,可以推著玩或者連成一串來玩,並且做出正確的示範。同時提醒孩子,如果還扔火車,火車就會被收起來了。

很有可能,孩子不聽,仍舊往牆上扔火車,還會笑嘻嘻地回應家長。

這時,孩子是在試探規則底線能不能突破。而家長應該做的,是堅持規則不讓步,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

家長要再次和孩子重複「規則」,並且把火車收起來,告訴他如果想扔東西,可以去扔球。

雖然火車被收起來了,孩子會有點兒不開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說到做到,堅持了規則沒有讓步,這樣就幫孩子增強了自控力。

當寶寶扔東西時,不能著急發火,尊重寶寶的需求和讓寶寶尊重物品及他人一樣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媽媽 的精彩文章:

這 3 個動作會加速奶粉變質,很多家長卻一直在做
想變白,做好這件事很關鍵!

TAG:丁香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