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國GDP總量將會超過美國?
其實,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法,中國的經濟總量在2014年就已經超過了美國。但這個方法,並不常用,常用的是匯率法。如果按照匯率法,中國的GDP總量,只有美國的2/3左右,還有不小的差距。
2018年美國GDP總量是20.5萬億美元,中國是13.6萬億美元,中國相當於美國的66%。從絕對量上看,中國經濟規模比美國低了接近7萬億美元,比明明全球第四第五的德國和英國GDP之和還高。那麼在未來的十年左右時間裡,中國能夠「生長」出一個德國和英國嗎?
2010年,世界銀行和我國的一家智庫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叫做《2030年的中國》。這份報告指出,2030年左右我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他給出的前提是中國要在國企、產業結構等方面進行大幅度的改革。當前大部分的經濟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認為到2030年左右,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包括美國自己的智庫也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來做一個測算。假如在2030年之前,中國GDP年均增長為6%,物價和匯率每年上漲2.5%,那麼中國的名義GDP增長率就是8.5%。再假定美國實際增長率是2.5%,物價上漲幅度是1.5%,那麼名義增長率就是4%。如果按照以上假定,那麼美國2030年的GDP總量就是32.8萬億美元,中國2030年GDP就將達到36.2萬美元。
其實除了GDP這個宏觀指標之外,還有一個數據對衡量兩國經濟實力有重要的參考,那就是製造業增加值。中國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若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到2017年,中國的製造業,規模相當於美國的1.6倍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重接近三成,比美國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
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接近4萬億美元,已經是排名全球第二、第三、第四名國家(即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總和。對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說,製造業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國家競爭中,製造業的強弱往往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們縱觀全球近三四百年來的大國爭霸中,勝利的一方往往具有雄厚的製造業實力。
英國、美國這兩個數百年來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在崛起的過程中無不伴隨著製造業的快速發展。
※巴希爾被罷免後,誰來解決蘇丹「麵包和汽油」問題?
※印度封鎖巴鐵海軍,結果被無視,如何收場?
TAG:老奶奶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