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良好的生長規劃教育,不能脫離嬰幼兒本身神經系統的特點
(本文章為「一同成長的粑粑」第362篇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嬰幼兒的智力及身體發育離不開大腦及神經發育。爸爸媽媽們需要了解嬰幼兒的神經特點才可以更好地讓孩子成長。嬰幼兒的神經系統有如下的特點。
(1)腦的重量變化快
嬰幼兒出生時,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同成人差不多,但體積還比較小,神經纖維較短。
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幼兒神經細胞的體積不斷增大,神經纖維不斷加長,增長越快。新生兒的腦重約350~380克,相當於體重的10%。6個月時達6110克,1歲時達900克,3歲時為1000克,7歲時約1200克,已經是成人腦重的90%。成人腦重約為1400~1500克,占體重的2%。嬰幼兒出生半年後,腦神經細胞的數目不再增加。功能日趨成熟和複雜化。
(2)神經纖維的髓鞘化基本完成
神經纖維外層髓鞘的形成,對神經系統的活動有很大的意義。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髓化的時間不同,先是感覺神經,後是運動神經,其他部分就更晚。嬰幼兒出生時,由於神經纖維髓鞘化不全,因此,外界刺激由神經傳人大腦時,也可傳人鄰近的神經纖維,大腦皮層內不能形成一個明確的興奮區域。所以,新生兒對外來的刺激反應較慢而且易於泛化。新生兒聽到鈴聲,會全身抖動。兒童大腦皮層的髓鞘形成較其他各部分晚。到了6歲左右,兒童大腦半球的一切神經傳導纖維幾乎都髓鞘化了。這時,外界刺激可以很快地由感官沿著神經傳導到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兒童的反應日益精確。因而這一階段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
(3)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順序是先皮下,後皮層
嬰幼兒出生時,延髓已基本發育成熟,保證了呼吸、消化、血液循環和排泄等器官的正常活動,保證了新陳代謝的調節。但大腦皮層發育尚未成熟,對皮層下中樞的控制力弱。而人的活動主要由皮層下中樞調節的。
大腦皮層是人體各種活動的最高調節機構,也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
兒童大腦皮居各個中樞成熟的順序是:枕葉—顳葉—頂葉—額葉。到學齡期前,大腦皮層各中樞都已接近成人水平,額葉顯著增大,相當成熟。這就從生理結構方面為保證嬰幼兒智力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新生兒的小腦發育很差,腦溝不深,半球也小。這是幼兒早期肌肉活動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幼兒1歲時,小腦發育很快,3歲時已經基本上和成人相同,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動作準確。
(4)高級神經活動的抑制過程不夠完善
嬰幼兒高級神經活動的特點是:抑制過程不夠完善,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
日常表現是:嬰幼兒容易激動,好動不好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隨新鮮刺激而轉移。嬰幼兒大腦神經細胞比較脆弱,容易疲勞。但是: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疲勞容易恢復。這一特點,年齡越小,表現越突出。
總之,爸爸媽媽們對孩子成長發育好的規劃及保健離不開嬰幼兒本身的特點。
歡迎關註:「一同成長的粑粑」,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0-18歲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嬰幼兒消化系統有這些特點,根據這些爸媽才能制定更好的飲食計劃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