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造反可以在西南之地穩如泰山,為何吳三桂非得起兵討清?
吳三桂,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人都是耳熟能詳。作為明朝末年最大的一個漢奸,吳三桂在民間可謂是臭名遠揚。今天筆者就來說說吳三桂,他若是不造反可在西南之地穩如泰山,為何吳三桂非得背叛清朝,起兵造反呢?
在不少野史中有記載,吳三桂在起兵之前便遭到了清廷的忌憚。但在正史上,吳三桂非但沒有受到忌憚,反而被委以重任。清廷表示,在西南之地,吳三桂可以「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換句話說,這就相當於把西南之地割讓給吳三桂了。給吳三桂這麼大的權利原因很簡單,一,吳三桂是漢人,清廷入關後,發現漢人數量實在太多了,倘若與蒙元一般,對漢人聽之任之,恐怕很快便滅亡了。
所以清廷入關後,急需對漢人表達善意,對待朝廷十分乖順的吳三桂便成了最好的榜樣。
第二,清廷給吳三桂的封地是民風彪悍的西南地區,請注意並不是川蜀之地,在那個時代,西南之地因為民風彪悍,一直都是遊離在朝廷內外的一塊地方。明朝初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只是將自己的義子沐英派到那裡鎮守,並未將其劃分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我們可以相信,倘若吳三桂對待清廷像沐英對待明朝那般恭順,清朝根本沒必要對吳三桂下手。就算是後面的康熙帝想要收回西南之地,吳三桂只要足夠乖順,相信康熙還是會給他一個名義上的王爺之位。
那麼,吳三桂為何還是選擇造反了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在古人眼中,「家天下」才是最後的真理。對於這個理念,吳三桂亦是十分認同。但凡手中有些權力,就必定會去爭取更大的權力,直到成為人間至尊。
而在史書上亦是這樣寫的,並不是吳三桂因為削藩而造反,而是吳三桂已經造反了,清廷這裡才選擇削藩。
其次,就是吳三桂的心理博弈。早年他靠出賣漢人獲得了無邊的權勢,但到了晚年卻一直在憂慮這件事,他害怕自己的遺臭萬年,於是便想要洗白自己。只要吳三桂成功把滿清趕出山海關,那麼他之前做的所有錯事邊都是曲線救國,他不是漢奸,而是漢人的「大英雄」。
正式這些原因,促使吳三桂起兵造反。
※皇帝無子,官員送來倆孩子,皇帝:我要胖的,誰知胖小孩猛踹一腳
※千年佛塔被沖毀,一件寶物被大水衝出,專家:武則天的最愛是李治
TAG:歷史那些曲折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