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葫蘆進化到葫蘆娃,人工智障這一路都經歷了什麼?
玩具、書籍、科技產品,更多有趣玩物請戳:狂丸科學市集
每次提到人工智慧研究的進展,我們腦補最多的往往都是未來是否會被其反攻,像終結者中的天網、機械公敵等等經典橋段。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人類被AI統治,已經百年老梗了。
這裡的百年並不是誇張的修飾,其實在文藝作品中,人類早就想到了這一概念。例如在1920年捷克作家Karel apek的《羅素姆萬能機器人》中,不僅引入了機器人這個詞,劇情設計也很超前。
一些近乎於克隆人概念的機器人最初是為人類服務的,但最終他們開始背叛並導致人類滅絕。
所以算算時間,機器人擁有智慧然後主宰人類這個思路確實已經是100年前的腦洞了。
就像狂丸前幾天寫過的一篇人工智慧換臉的話題中所說,AI已經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但我們很多時候其實並不了解它們,例如它的發展,現在的它們為什麼和電影里差那麼多,我們又什麼時候才能擁有影視作品中的那些高級智能機器?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狂丸會開一個新欄目,和你一起學習,了解人工智慧。而今天,就讓我們從它的歷史開始講起。
人工智慧是怎麼來的?
人工智慧在近年崛起之迅速可能會讓你以為這是一個新興產業,然而恰恰相反,其實它並不新鮮。人類已經對其探索超過了半個世紀,同時過程跌宕起伏,而這也絕對是一個超越時代的想法。
首先我們要明白,所謂的人工智慧並不等於就是影視作品中的機器人,機器人只不過是人工智慧的外殼,為這項技術提供某種動力。
AI是一種計算機領域廣泛技術的合稱,該類技術的終極目標,是讓計算機擁有自然智能,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讓計算機擁有人類一樣的智慧。
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一批科學家、數學家們已經在心中萌生了創造人工智慧的構想,阿蘭·圖靈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年輕的英國學霸認為,人類可以利用現有的信息和理性來解決問題和做決定,那機器也有可能做相似的事。
(影視作品中的形象)
圖靈還提出過一個影響計算機領域的有趣想法,也就是「圖靈測試」。
內容是將人和電腦關在一個房間,並分別通過鍵盤和外界交流,如果有超過30%的回答使測試者無法判斷房間內是人還是機器,那麼機器就算通過了測試,也就是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的屬性。
不過在歷史中,人工智慧這個概念正式被提出,是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約翰·麥卡錫教授召集了一堆世界頂級學霸,對人工智慧進行了開放式討論,可以說這次會議催化了人工智慧未來20年的研究。
(達特茅斯學院)
你可能好奇,1956年?差不多是60年前了,即使是現在的人工智慧有些還被調侃為人工智障,那時的他們受於時代限制,縱使這群人天資聰穎,又能在科技的迷霧中看到什麼?
第一個黃金時期
相反,當時的研究進展非常樂觀。你可能還記得舉世矚目的「圍棋界人機大戰」,其實在人工智慧的歷史上,遊戲常常被用來作為衡量人工智慧進步的標準,而早在1951年,人類與人工智慧在棋藝方面的較量就上演過,而且還是人輸了。
當時比的是跳棋,「機器學習」一詞的創造者,Arthur Samuel所研製的跳棋程序早在1961年就能擊敗美國周冠軍。
那時候人類也發明了聊天機器人,它叫做ELIZA,由麻省理工學院的Joseph Weizenbaum在1966年創造,也就是說,這已經是50年前的事了。
(圖片素材來源自Emma Goldman)
從1957年到1974年,人工智慧堪稱蓬勃發展,包括可以讓計算機解決計算問題、演算定理、解決翻譯問題等等,諸多的成就讓人們對它的期望越來越高。
例如「人工智慧的眾多爸爸」之一馬文·明斯基,曾在1970年稱「三到八年後,我們將擁有一台具有普通人智力的機器」。
人工智慧先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A. Simon也曾預言「20年內,機器可以勝任何人類能做的工作」。
說起來,如果你關注過近年來一些科學家的「預言」,會不會感覺歷史竟然驚人的相似?
進入低谷,差點涼了
不過當年的那批在AI領域開天闢地的科學家還沒高興多久,整個行業就差點涼了。
到了1974年左右,科學家們突破人工智慧最初的迷霧後發現,眼前的景色並不是未來,而是一座大山。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計算能力不足,以至於無法展示更多智能,也因此人工智慧沒法應用到更為實質性的工作上去,而這一狀態持續了將近10年之久。
在這期間,就像所有學科都會擴散發展一樣,人工智慧也出現了分支。例如連接學派,你可以理解為,以前的人工智慧只注重於它的智能表現,而這個學派則想研究一下智能的腦子到底應該是什麼樣,他們認為可以通過模擬人腦的神經網路來實現人工智慧。
還有行為學派,他們認為可以從簡單生物和環境互動的模式中尋找答案。如果簡單的舉例,現在波士頓機器人其實就很符合該學派的理念,相當於給人工智慧造身體。
重整旗鼓,第二次興起
但打破行業冬天僵局的是「專家系統」,它的出現讓人工智慧得以重回大眾視野。
對於如何讓機器人擁有智能這個問題。科學家想到了一個關鍵點,先讓它像人一樣去學習。而專家系統就是這樣一個學習方式,科學家為機器人灌輸大量知識,讓它可以模仿特定領域的專家進行回答或者解決問題,科學家們縮小了智能領域,但這似乎很有效果。
一些人工智慧也開始展示出更為出色的表現,尤其是在戰勝人類方面。1988年IBM的深思國際象棋人工智慧可以用每秒70萬步的速度進行思考,而到了1996年5月,升級版深藍最終戰勝了人類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完成了歷史裡程碑。
而在這個成績背後,是它存儲了百年來專家級別的開局和殘局下法,並且一秒內能計算2億步棋...
差點又涼了
不過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雖然人工智慧有所成就,但又差點涼涼了,人工智慧再一次跌入了寒冬期。
狂丸粗糙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當時的專家系統並不能完全靠自學,而是需要人教,這就導致知識灌輸費時費力,維護成本變高。這種狀態下,一些官方機構對該領域的研究資源進行了大幅削減。
起起落落,終於邁入現代AI
不過在步入21世紀後,現代AI終於迎來了長遠發展的曙光,人們開始引用了一個叫做「DeepLearning」的大型神經網路模型。
所謂的DeepLearning,是神經網路技術的一種,其最具變革性的特點是,它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例如你告訴它一個事物,它自己能就能夠識別到事物獨特的特性。
例如給它看很多貓,她自己能夠像人一樣根據耳朵、眼睛、或者姿態識別出這是一隻貓。
(圖片素材來源自HubSpot)
2011年,谷歌的研究人員從網路中抽取了1000萬張靜態圖,並把這些圖交給了「谷歌大腦」,三天後,在沒有人類的幫助下,它成功的自己從圖片中發現了「貓」。
(圖片素材來源自HubSpot)
這裡還有一個好玩的事,你覺得下圖是烏鴉還是貓?
(圖片素材來源自網路)
答案是貓,這張圖曾經在網路上迷惑過無數網友。不過隨著AI技術的發展,谷歌的Cloud Vision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檢測結果,確認為貓的概率已經高達88%。
但正如狂丸上文提到的,連接學派不是早就在80年代就提出了神經網路學習么?當時怎麼不見效果?
這是因為數據量有了明顯的不同。這些年互聯網提供了大量數據,事實上世界上90%的數據都是近幾年中產生的,這種數據量成為了計算機的學習資源,其次電腦的處理速度也在飛速提升,早已不是當年可比。
而到了如今,人工智慧一詞已經包含了多種技術與應用領域,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飛速更新以及多種有趣的應用。
像是科學家們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放下對遊戲的執著,AlphaGo擊敗了人了最強圍棋選手柯潔,近年還玩起了對戰Dota2、星際爭霸2,甚至有網友還讓AI玩起了GTA5、超級馬里奧:
人工智慧也越來越像「人」。去年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完全顛覆了人們對於AI的認知,它可以流暢自然的模擬人類說話,並完成理髮、飯店的預約,而對接的人類根本沒有察覺異樣。狂丸感覺這基本可以認為它已經通過了當年的圖靈測試。
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為了研究錯誤數據對AI的影響,乾脆訓練出了一款精神病AI:諾曼,一度讓人感覺細思恐極。
所以結合歷史來看,現在的我們調戲Siri如同呼吸空氣一般自然,但實際上科學家們為了讓它能夠聽懂你說什麼,撥開一重又一重的迷霧,踏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差點幾度涼涼,今天的成就實在來之不易。
(現今的智能機器人和100年前人類腦洞)
所以你可能會覺得,現在的人工智慧已經這麼「強」了,是不是電影中的世界真的指日可待?
然而事實是,在大多數科學家眼中看來,這些人工智慧,有一個算一個,都屬於「弱」人工智慧,距離科幻中的「強」人工智慧可以說是不同級別的存在,他們之間的關係,大概就像蜘蛛和蜘蛛俠、葫蘆和葫蘆娃——而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工智慧,大概率還是叫做人工智障更合適。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路,僅做交流學習使用)
※在後院造核反應堆的天才發明家,後來怎麼樣了?
※用中英雙語品讀世界文學經典,《小黑書》第二輯來了
TAG:狂丸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