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讓多數茶人愛不釋手的徽茶與閩茶,總結起來,都有這些特點

讓多數茶人愛不釋手的徽茶與閩茶,總結起來,都有這些特點

原創 | 義芳君說茶

眾所周知,安徽和福建都是聞名遐邇的產茶大省,境內多奇山秀水,名茶薈萃,讓眾多茶人視為杯中尤物。

翻開2017年最新評選出的「中國十大名茶」榜單,徽茶(六安瓜片、黃山毛峰)與閩茶(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旗鼓相當,各自佔據了排行榜中稀缺的兩席。

作為我國兩大傳統產茶大省來說,到底是徽茶更勝一籌呢,還是閩茶略據上風,這問題本身意義並不大。茶葉並非僅是品種、工藝上的區別,還受歷史文化、市場消費等因素影響。

所以,與其探究它們的優劣,還不如了解它們各自突出的比較優勢,欣賞它們各自的妙處,這才是王道。

在大家眼裡,徽茶最具代表性的名茶非綠茶與紅茶莫屬,綠茶代表性品種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屯溪綠茶、敬亭綠雪、休寧松蘿、頂谷大方等;紅茶則有風靡全世界的「祁紅」。

而福建是烏龍茶大省,最具代表性的名茶那就是烏龍茶,還有紅茶。烏龍茶代表性品種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紅茶則有世界紅茶鼻祖正山小種,以及坦洋工夫、金駿眉等。

歷史上,徽茶與閩茶的名氣應該大致相當,但起步閩茶晚於徽茶。

唐代我國飲茶之風漸興之時,古徽州就已是著名的茶產區。但閩茶稍晚,北宋初年,當時朝廷在建安(今建甌)設立貢茶園,史稱「北苑貢茶」,生產龍鳳茶餅。

到了明末清初,徽茶與閩茶几乎在同個時期內,跟隨著徽商與閩商走南闖北的腳步,開始了名揚四海的進程。

徽茶是徽商在外經商的主要季節性貨物之一,以內銷為主,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北,往政治中心京城靠近,沿途開設了大量的「茶棧」,並逐步擴展至東北、山東等地。得益於市場的推動及各地茶葉交流,清代中後期徽茶產生了如今炙手可熱的名茶「黃山毛峰」、「祁門紅茶」。

而對於閩茶來說,真正奠定閩茶現代地位的代表性名茶烏龍茶,大約在明末清初才發明出來,紅茶比烏龍茶還要稍晚,大量生產一般根據推測應該在清代中期了。

而且,由於相比安徽地處中東部內陸地區,福建位於東南沿海,具有天然的外貿優勢,閩茶的外銷比重要遠遠大於徽茶。故若論及中國茶對於世界的影響,閩茶則顯得更加明顯。

早在清初海禁時,閩茶就已開始出口至俄羅斯;鴉片戰爭後,福建烏龍茶、紅茶、綠茶、花茶則成為中國茶外銷的主力。但有意思的是,曾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安徽花茶的加工中心卻是在福建福州。

總之,徽茶與閩茶各具特色,各自在一段時期內獨領風騷,我們應該用發現美的眼光充分發掘它們身上的閃光點。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了解更多茶知識,歡迎關注「義芳君說茶」微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品義芳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喝茶和鈣流失有關係?最好是記住這些話,避免越喝越害怕
鳳凰單從PK武夷岩茶,要點全在這,茶人們不能不知道

TAG:珍品義芳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