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張作霖的臨終囑託,無論如何要防範此人,果然有先見之明
古往今來,我們都知道,但凡英雄人物,都有一些不凡之處,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的就是號稱"東北王"的張作霖,本次先不談他的豐功偉績,而是從小事談起,以小見大,就說一說他的臨終遺言,從現在來看,足以體現他的先見之明,為少帥張學良鋪好了前程,給東北軍留下了這一警戒也很有必要。
張作霖這個人是典型的草根逆襲的代表,他非常努力還情商特別高,還天生聰明。不了解他的人總以為他是漢奸,出賣國土,投靠日本人。其實他對我國歷史上最突出的一個貢獻就是,他在世期間保護了中國的東三省,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存在,日本軍隊可能很早就攻佔中國東北。因此,也有人說,如果當年張作霖沒有死,日本人也不會猖狂那麼久。不過,這些都是國人的猜測,而事實是,張作霖的影響力對日本來說,確實威脅太大,以至於日本人拼盡全力,無論如何都想製作事端,以解決這個心腹大患。
1928年,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炸成重傷,這就是皇姑屯事件。在回到瀋陽路上,自知已經不行的他,想到的是儘快穩住局面。先讓自己的心腹隱瞞了即將死亡的消息,又把張學良很快調了回來,主持大局,還留下了一句最重要的遺言,就是說不要讓張宗昌進入東北,否則後患無窮。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要問了,張宗昌是誰,為什麼東北王臨死之前,還要特地囑咐這個人的危險性呢。事實上,張宗昌可以算是張作霖的下屬,後來戰功赫赫變成了一方軍閥,張宗昌這個人品行十分不好,不僅好色還草芥人命,但是他這樣的壞人一直能作威作福,也是因為張作霖的袒護。
那麼,張作霖又是為什麼要袒護他呢,原來,張宗昌這個人雖然品行很有問題,但是在打仗上面,很有能力,張作霖用人的原則一直是,發現長處,忽略短處,而且,在當時那個社會,張作霖認為,越是有缺點的人才越好控制,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觀點,張作霖活著的時候,張宗昌一直很聽他的話,但是,最後卻不相信他呢。
這裡面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張作霖知道,自己的兒子和他不一樣,不是從小苦過來的,他死了已以後,很多人不一定會服從他兒子,事實上,張學良確實像他父親想的一樣,確實控制不了很多老將,尤其是張宗昌,後來,北伐戰爭的時候,張宗昌戰敗之後,逃亡到東北,想要藉助張學良的兵力再去把自己失去的奪回來,張學良聽從了父親的遺言,始終沒有同意,於是,實在沒有辦法,他只好逃到了日本暫時躲避風頭。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當初張作霖什麼也沒說,憑藉著張宗昌和他的情誼,張學良是肯定會出兵相助的,但是,一旦這樣,說不定東北三省就會和山東一樣的下場了,張作霖不愧是一個有才華的領導人,他知道如何用人,也知道如何防人,只可惜被日本人害死,可憐一代人傑啊。
※患難見真情,柳宗元給劉禹錫的一首詩,同病相憐,難怪傳唱千年
※唐代著名書法家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哲理,結尾更是經典
TAG:每天讀宋詞 |